琼多县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Baonghean)- 2015 - 2020 年任期党代会结束后,琼多乡(Quynh Luu)党委颁布并实施了“将新农村建设提升到模范标准”的专题决议。
公社党委副书记胡宝通同志激动地说道:“目前,琼多村正在扩建和升级人行道系统,并在村间道路上植树造林。这既是为了营造景观环境,也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休息的绿荫。这也是农村交通升级改造成为模范的标准之一。” 胡宝通同志表示,未来的工作依然艰巨,要达到模范标准,需要全村党委和人民拿出高度的决心。
![]() |
琼多新农村一角。 |
根据2015-2020年任期代表大会决议,琼乡党委和人民决心建设符合模范新农村标准的公社,同时确保保护琼乡数千年的文化基础。因此,在落实模范新农村标准的过程中,公社集中精力严格按照决议提出的目标,制定准确的行动计划,例如:动员群众提升内部资源,捐献土地,修缮围墙,扩建交通走廊;发扬勤奋好学的传统,提高综合教育质量,争创县级一流;推动小型工业-服务业发展,提高乡村传统手工艺品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各部门、办公室将这些计划具体化,并落实到各个村庄。第2村党支部书记胡士辉同志说:“我们专门下达决议,加强党支部在发动群众完成小巷、村落水泥路方面的领导和指导作用。其中,首先要发动群众在道路两旁修建沟盖,拓宽、美化道路。”在党支部的一致意见和群众的一致努力下,仅用一个月时间,第2村沿村间公路1公里多的水渠就基本建成了沟盖系统,共耗资约2亿越南盾,平均每户出资100-200万越南盾,有的家庭出资高达2000万越南盾。胡宝通同志补充说:“只要通过乡广播电台播报,群众就立即响应,有的出力出钱,掀起了村与村之间建设农村交通的热潮。”
拥有这样的信念得益于琼多这片土地,这里有着悠久的科举传统,在这里,通过考试的子弟都会回到自己的祖国,心中充满着感恩和自豪。因此,这里的每一项建设都带有家乡子弟的印记,比如由胡士进先生投资兴建的村门,以及潘氏琼如女士斥资近15亿越南盾从2012年建成至今投入使用的社区文化馆。与此同时,还有自来水厂、丹庙遗迹修复工程、内市场、传统民居、诗人胡春香纪念碑、1930-1931年烈士纪念碑等建设,无一不是来自远方人民和子弟的大力支持。
2014年,琼多公社开始落实19项新农村标准时,硬性标准只有13项。其余标准均由公社党委纳入总体领导方针,并由村党支部通过专门决议予以落实。落实后,党员群众高度认可,仅用两个月时间,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就全部完工。村内水泥路14.7公里,村际道路4公里多,幼儿园、医疗站、办公室、中心校舍、无线广播系统等建设项目也已完工……新农村建设总投资达2077亿越南盾,其中家乡人民和子女投入748.32亿越南盾。
公社弘扬好学优良传统,近年来多次为国家、全省优秀学生颁奖。两会后,公社党委出台了行动方案,重点弘扬应试优良传统,同时着力打造粉丝、糕点、香薰工艺村。上届政府在3组和4组打造了香薰工艺村,现有10户,50名工人有固定工作;在2组和5组打造了藤竹编织工艺村,现有工人67人;粉丝、糕点工艺村也形成了品牌效应,为村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为了实现到2020年成为具有同步现代化基础设施、经济高位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活先进且具有传统特色的模范新农村公社的目标,琼多公社党委正在动员一切资源,将其具体化为行动计划,重点提高每一项可持续发展标准。
文章和照片:清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