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工艺村产品品牌
(Baonghean)-发展传统工艺村是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条件。在义安省整体旅游发展中,将旅游景点、文化历史遗迹与传统工艺村旅游结合起来,将有助于丰富旅游产品,增强吸引力……
我们沿着46号公路,听着民歌“谁回来吃清章芥菜/驻足品尝南丹酱油”的迷人旋律。不知从何时起,那份朴实的酱汁,那甜美金黄的色泽,已然与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孕育出文化价值和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经过多方努力,2009年,南丹传统酱油工艺村获得了乂安省人民委员会的认可,吸引了约250户家庭直接参与生产,为全县500多名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年均收入约225亿越南盾。
范海阳先生位于南丹镇潘佩珠街的酱油生产基地,是手工艺村最大的酱油产地之一。范海阳先生也是手工艺村的村长,是家族第四代传人,秉承着正确的手工酿造酱油的传统。凭借他的活力,他家的酱油瓶已销往胡志明市、多乐省、河内等省外市场……2013年,范海阳先生的酱油生产基地向市场销售了2.5万升酱油,平均利润超过1.5亿越南盾。 “工厂的酱油产品主要通过代理商销售,其中最大的代理商是位于金莲(南丹)、荣市的代理商,夏季旅游旺季是消费高峰。2013年,一群到访胡伯伯家乡的新加坡游客品尝了南丹酱油后,非常喜欢。回国后,这些特殊的客人通过河内的一家运输公司与手工艺村签订了向“狮子岛”出口700升酱油的合同,”杨先生兴奋地分享道。但是,通过与手工艺村的农户和南丹工贸厅代表的讨论,南丹酱油如果要真正强劲发展,需要一个集体品牌。
![]() |
南丹酱油产品。 |
义安——一个充满才华的民族的土地,不仅以历史文化遗迹、富饶传统的肥沃土地吸引着游客,而且还以传统工艺村旅游产品吸引着游客。
在义海坊的武金鱼露生产厂,工人们正一丝不苟地将一滴滴香气四溢、咸香浓郁、带有海洋气息的鱼露过滤到瓶中。武金鱼露是远近闻名的鱼露产品,在来到炉门的游客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厂主黄文武先生分享道:“旅游旺季,许多游客会乘坐电车直接到厂里购买。其他时间,河内和其他地区的游客用过我们厂的鱼露产品后,会打电话订购,我们会送货上门。” 不仅是武金鱼露生产厂,产品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许多村民也为此感到欣喜。2013年底,“海江一号”鱼露品牌获得了独家工业设计专利。手工艺村村长黄德尚先生激动地说道:“海江一街党支部已经下达决议,强调手工艺村的各家各户必须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同时,严禁使用化学品生产鱼露,必须确保鱼露是在自然成熟的鱼体中蒸馏而成的。”
除上述产品外,义安省传统手工艺村还推出了许多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如和仙泰族织锦(周仙、贵州)、琼笛鱼露(琼璐)等。这些成果也体现了省委第十七届六次会议关于“2011-2020年发展工业、小型工业和手工艺村建设”决议的强大生命力和实际有效性。该决议指示,义安省力争到2015年将农村小型工业产值提高到3.5万亿越盾以上,其中出口额达到1800万美元,共建设150个手工艺村,到2020年底达到180-200个。为落实该决议,义安省出台了许多支持和鼓励政策,以满足手工艺村的发展需求。因此,根据乂安省合作社联盟的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手工艺村126个,产值达3万亿越南盾,其中出口额达1600万美元。
乂安省合作联盟政策咨询部部长陈文辉同志认为,尽管我省手工艺村发展势头强劲,但乂安省面向旅游的手工艺村产品仍然匮乏,缺乏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主要原因在于产品质量、设计,尤其是推广力度仍然有限。
谈及这一问题,乂安省合作社联盟主席陈廷香强调:“发展与旅游相结合的手工艺村是正确的方向。但为了取得高效率,首先,我省需要建立合作社联盟、工贸厅、文化体育旅游厅、相关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密切协调机制,将发展与旅游相结合的手工艺村纳入旅游发展战略。同时,要结合投资政策,保护和发展产业,打造品牌,推广和消费产品。在旅游方面,也要打造传统手工艺村旅游目的地,将手工艺村产品带到旅游景点,向游客推介。”
清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