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标准学校:无需手续

DNUM_DAZAFZCABC 18:44

(Baonghean.vn)- 建设国家级标准学校的目标是努力达到学校的各项标准,确保教育活动的全面质量。因此,国家级标准学校必须满足五项标准:管理人员(学校董事会)的素质;教学人员的素质;学校和教室设施;教育社会化的实施;学生教育各方面的质量。

事实上,要建设一所符合国家标准的学校,最困难的是资金投入,用于升级改造符合标准的设施设备。近年来,荣市各级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发展事业中的作用、责任、任务以及直接和间接的利益。荣市人民积极参与建设设施,购置更多教学设备,为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关保区晨星幼儿园的一班孩子。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晨星幼儿园(原属黎利坊)。2005年,学校分离到新的管保坊。为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创造新的地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改善设施是唯一的出路。学校积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训和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并积极与地方政府密切协商建设设施。管保坊认可董事会的决心,同意建设新校舍的项目,总预算超过90亿越南盾,校园面积为5100平方米。晨星幼儿园于2011-2012学年初正式迁入新址。学校虽然仍处于竣工阶段,但已按规定配备了10间标准教室(每间教室均设有公共休息室、卧室、浴室和游乐廊,并配备齐全的最低生活设施),所有功能齐全。区政府还投资购置了14台电脑,并呼吁区内各单位、组织和个人积极捐款。

星梅幼儿园园长阮氏英梅女士表示:除了关保坊投资90亿越南盾用于学校建设外,2011-2012学年伊始,关保坊各部门又出资1.17亿越南盾,帮助学校为教室和孩子们的午休室添置更多家具(包括桌椅、床、毯子、垫子)。学校力争在新学年达到国家级标准学校的水平。

响应义务捐建学校设施运动,2010-2011学年,荣市幼儿园、小学、中学学生家长捐建学校设施共计108.28亿越南盾,学校购置设备、教具、参考书共计79.52亿越南盾;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荣市幼儿园、小学、中学学生家长捐建学校设施共计109.37亿越南盾,学校购置设备、教具、参考书共计64.80亿越南盾。

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截至2011年底,52所中小学中已有36所拥有标准图书馆;41所幼儿园中已有37所、29所小学中已有24所、100%的中学拥有教学设备室;幼儿园拥有507台计算机,小学拥有652台,中学拥有741台;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共有1331间教室,其中实心教室1243间,半实心教室仅77间。尽管大家的共识很高,但荣市建设国家标准学校的进展仍然缓慢。

1995-1996学年,荣市和南丹县成为义安省教育培训厅首批选定的两个直接指导建设国家级标准学校的地区。1997-1998学年,义安省共有三所小学——南门小学、雄勇一校和金莲小学——被认定为符合国家标准,其中两所位于荣市。

截至 2012 年 5 月底,荣市有 54 所学校(共 102 所)达到国家标准,其中 20 所为幼儿园(共 41 所),24 所为小学(共 29 所),7 所为中学(共 23 所),3 所为高中(共 9 所);此外,有 8 所小学和 1 所为幼儿园(共 2 所)达到二级标准。

与该省其他地区相比,荣市近年来学校达标率落后于许多县市。2008年底,荣市教育厅排名第六。2010年初,荣市的排名持续下滑至第七,落后于贵州省和安城县。到2011年年中,荣市达标率达到51%,再次下滑一位,排名第八,落后于贵州省和昆强县。

荣市教育培训厅厅长泰克坦先生表示:“学校管理、师资队伍、教育社会化、学校活动和教育质量不再是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学校的障碍,因为如果单独考虑这四个方面,几乎所有学校都符合标准。唯一的困难是学校设施和设备的状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各坊乡的经济状况不佳,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学校建设。”

然而,许多教育管理者和行业领袖认为:荣市剩余的小学未能达到国家标准,并非因为缺少教室或教学设备。这些学校之所以未能达到国家标准,是因为校园景观,也就是学校的教学环境,未能满足绿色、清洁、美观、安静、通风的要求;未能确保卫生要求:拥有干净的水源、厕所、排水系统、绿化墙或围栏……如果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无法达到全面教育的要求。

因此,上述要求不需要像建造教室和功能室那样多的资金。雄禄公社是一个郊区公社,人们的生活主要以农业和小生意为主,但所有三所学校都达到了国家标准。雄禄小学也是学生生活技能教育的典范,拥有友好而积极的学习环境。周平一小是一所山区学校,经济条件艰苦,但在阮氏兰香校长的激励下,她激发了每位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学生和学校的奉献精神。学校和老师们的用心和行动让家长们感到安心,有信心送孩子上学,并在物质和精神上支持学校。

建设、巩固和发展国家级学校的典范和范例,充分体现了校长的重要作用。校长必须有奉献精神、有远见、充满活力、积极主动,务实工作,取得实效。地方政府和人民一定会支持,家长们也会不遗余力、不遗余力地为子女建设学校贡献力量。

我认为建设标准化学校是正确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按规章制度确保标准,不能为了形式、名声、成绩而搞。


陶尼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建设标准学校:无需手续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