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巴士:最后一篇文章——需要同步管理机制

August 26, 2011 10:44

目前,该地区共有6条公交线路运营,分别由2家省外企业运营。然而,经过两年的“自游”机制运行,诸多局限性逐渐显现,亟需同步推进的管理方案……

义安巴士:第一部分 - 真假混杂

公交车在我省出现已有近15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活跃起来是在2009年中期,当时越荣公司(广宁省)转让给玉英贸易服务股份公司,投资开发1号和2号路线,即永市-老街-会街-永市,而同北贸易服务公司则投资开发4条路线,即永市-黄梅市内、永市-安城、永市-清城-都良和永市-河静市。


可以说,经过两年多的整顿运营和公交车再投资,该地区的公交线路系统已基本建成并有序运营。荣市及周边地区的人们逐渐熟悉了这种公共客运服务,从而有助于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交通事故。

然而,由于该地区人口分散,缺乏住宅集群、产业集群、学校集中以及民众乘坐公共交通服务的习惯,导致投资者长期以来难以维持公交运营。现有的公交线路大多盈利不足以弥补运营成本,更遑论车辆折旧和再投资以提升服务质量。

通常情况下,荣市至库阿罗路线每年只有夏季五个月客流量大,其余月份乘客稀少,甚至空车。玉英贸易旅游股份公司总经理阮文英先生表示:“我们1号和2号路线的运营都处于停滞状态。除了由于两条路线的乘客数量较少而带来的运营困难之外,商家还必须在路线两端租用停车场,自行投资的标识系统经常被盗,需要不断更换,这些都给商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北商贸服务公司其余4条公交线路的运营情况较为乐观。然而,5号和6号线路也同样困难重重,车辆利用率仅为50%左右。北商贸服务公司运营线路的最大困难在于部分线路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3号线路(荣市-杜良)和6号线路(荣市-河静)。

固定路线公交车挤人、冒充公交车载客,甚至殴打公交车司机的情况,给乘车人群带来不安全和不安。尽管公司多次向交通部提出建议,并与沿线地方政府、交警部门协调管理,但情况并未得到改善。


为了让公交车真正成为服务社会的文明公共客运活动,必须重新审视和评估其有效性,实施与企业标准和准则紧密相连的激励机制,拥有良好的管理协调机制,严格处理违规行为……只有这样,义安公交车才有希望克服运营近15年后面临的困难。


友义-清维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义安巴士:最后一篇文章——需要同步管理机制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