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贫困以减少移民
近年来,在国家和项目计划的重视和支持下,奇山县偏远地区努力集中力量脱贫致富,逐步减少人口迁移,恢复鸦片种植,打击毒品走私,稳定边境安全。
(Baonghean)-近年来,在国家和项目计划的重视和支持下,奇山县偏远地区努力集中力量脱贫致富,逐步减少人口迁移,恢复鸦片种植,打击毒品走私,稳定边境安全。
在南坎边境乡,尽管有些地方缺乏平坦的生产用地、缺水,村与村之间交通极其不便,但这里的各族人民仍然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奋起反抗饥饿,减少贫困,坚守土地,维护祖国边境的安全和主权。常年云雾缭绕的山坡上,长满了玉米和碧绿的旱稻。胡年先生在南坎以精通经济而闻名。我到的时候,他正在清洗新买的车。胡年先生慷慨地说:“这都归功于我饲养的本地奶牛。我家现在有16头奶牛,主要在集中养殖场饲养。为了积极保障粮食供应,我种植了1.5公顷的象草,每年出售10到12头牛,收入约3.5亿越南盾。”仙乡村的李伊佐女士正在喂自家的黑猪,她吐露心声:“仙乡平地很少,我和丈夫只好在山腰上翻修建了两个黑猪圈。现在家里养了1头母猪和10头猪,还有10头本地奶牛,每头售价3000万到3500万越南盾。每年扣除养猪成本,家里的利润在1.2亿到1.5亿越南盾之间。”
孟县镇养鸡模式。
南坎公社可以说在将本地牛、黑猪、乌鸡保护为具有高经济价值的商品的活动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全社共有3700多头牛,其中50%以上是本地品种。猪群约有4000头,主要为黑猪。南坎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何崇雅先生说:近年来,南坎还引进了杂交玉米在坡地上种植。全社有150多公顷10越盾的玉米地,平均年产量为每公顷4吨(每公顷8000多万越南盾)。刘以兴说:他们家种了3绍玉米,每年可以卖到400-500万越南盾,还用作10多头猪和30多只乌鸡的饲料。
近两年,南詹村也大胆尝试种植大叻百合。初期有两户人家发展得很好,投资600-700万越南盾种植百合,年利润1500-2000万越南盾。百合从农历九月开始种植,主要供应春节市场。今年,南詹村将把种植百合的模式扩大到30多户人家。何崇仁补充道:南詹村的各类农作物和牲畜都得到了国家的投入和支持,比如玉米种子、奶牛、生猪等。基本上,人们都获得了效益。由于经济稳定,非法移民大幅减少,今年上半年没有一户人家非法移民。2010年以来,会波村已有4户人家从老挝回来,特别是回来的李巴卡和李巴热两户人家,他们擅长养牛。
会都乡和芒龙乡是迁入老挝的农户较多的乡。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和投入下,这些乡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有效发展农作物和畜牧业,例如种植山雪茶树,饲养黄牛、水牛和乌鸡。许多迁回的农户也经营得不错,比如会屯-会都乡的何能周先生养了5头牛,武青先生则买了一辆价值3亿多越南盾的卡车用于运输货物……
启山县人民委员会主席裴镇表示,在国家合理的投资政策和少数民族的努力下,启山边境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对启山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运输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目前已建成通车的关键线路有:芒县—西山线路,全长12公里。得益于交通运输的发展,西山充分发挥了种植芋头、饲养商品猪等经济发展潜力……此外,香秋—保胜线路长27公里,芒隆—芒县线路长40公里,帕色—美里线路长15公里,会开—北里线路长11公里。
目前,全县已有9个乡(乡)接入国家电网。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种植结构的变化,奇山拥有大量优质玉米苗。具体来说,过去奇山人主要种植传统玉米品种,产量低,收获期长。自2009年以来,该县开始引进杂交玉米。目前,全县杂交玉米种植面积超过3000公顷,主要集中在友立乡、南坎乡、会都乡、景都乡……平均单产为45-50公担/亩,产量非常容易消费,商贩们会自带卡车来收购。著名玉米贸易商那利乡那利村的罗氏娘女士说:“2012年玉米季,我收购了大约80吨玉米,以每公斤2300越南盾的价格雇车运到目的地,然后在芒县以每公斤3500越南盾的价格卖出去。”
全县水稻种植面积230多公顷,主要集中在Chieu Luu、Huu Kiem、Huu Lap等乡…… Ky Son注重对少数民族进行培训和科技转让,例如建立利用绿肥、水牛、奶牛和猪粪生产水稻的模式,水稻单产达到40-42吨/公顷。例如,La Thi Ty女士家在Na Dua溪沿岸开垦了7亩水稻田,由于注重集约化耕作,单产达到220-280公斤/亩。Chieu Luu乡La Ngan村的Moong Bien Phong先生投资1亿多越南盾修建灌溉设施,灌溉了12亩以上的水稻田…… Ky Son还大胆种植了350多公顷生姜,主要集中在Na Ngoi、Nam Can等乡……
2013年生姜大受欢迎,奇山县收获了7000多吨生姜,主要来自前来收购的商贩,平均价格为6000-6500越南盾/公斤。此外,那诺和会图两地的青年定居村效益日益显著。特别是那诺青年定居村已试验引进百合和鲑鱼。在第八青年志愿队和会图乡,山雪茶园面积已超过850公顷。奇山县还大力开发药用植物菟丝子,这是一种天然植物,主要生长在南坎、会图、西山等地,种植面积超过300公顷。由于菟丝子,许多家庭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据了解,新鲜菟丝子种子的售价为12000越南盾/公斤。
基山县充分利用土地潜力,培育了一批强大的商品奶牛。2004年,全县只有3万头奶牛,而现在已超过4.5万头。国家及时推出的扶持项目包括:支持贫困家庭养殖,提供象草种子供人们种植,免费接种疫苗,培训畜牧技术……在许多公社,人们学会了如何建造牛棚,并限制散养。许多人还学会了如何用淀粉催肥奶牛。
芒提普、芒艾、纳艾、南坎四个乡,总面积55725公顷,是四个民族(蒙族、泰族、科穆族、京族)聚居的地区,生活依然面临诸多困难。边防部队和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帮助改变人们的认识,动员高山居民迁居到便于货物交换的平地上生活。他们还树立了养猪、养牛和种植水稻的榜样,供人们学习……
奇山县取得了显著变化,2012年前贫困率为72%,如今已降至61.5%。然而,奇山县仍然是一个特别困难的县,亟需国家的关注和援助,使少数民族能够尽快摆脱饥饿,减少贫困。
文章及照片:Van Tru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