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拉姆渔村:还要漂流多久?
(Baonghean)-他们世世代代坚守着传统的职业,在江河上漂流谋生,面对贫困、文盲、雨季的危险……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上岸,拥有一块土地,安居乐业……
返回新林渔村(Nam Dan 县 Nam Loc 乡 - Nghe An)的那天,受到 5 号风暴的影响,天空下起了大雨,迫使整个渔村的人们都聚集在 Ghenh Da 码头抛锚停泊……破旧、拥挤的竹船和水泥船并排停泊着,等待风暴过去。
坐在阮文宁先生的船上——他被认为是“村长”,代表着新林渔村60多户人家——我们得以“见证”渔民们在“鱼虾饥渴”的日子里的生活。我们停在离岸最远的那艘坚固的船上,竹墙是厨房和客厅(也是卧室)之间唯一的隔断;船舷上挂着几件皱巴巴的旧衣服,船头末端散落着几个铝锅、铝碗和筷子。船主阮文雪先生解释说:“由于收入不稳定,多年来家里什么生活用品都买不到。”雪先生今年46岁,他家有11口人,包括年迈的母亲、患有精神病的妹妹、父母两人和7个孩子,挤在一艘不足12平方米、摇摇晃晃的小船上……通过讲述,我们得知,7个孩子中只有3个上学。最让夫妻俩操心的是,赚钱越来越难,孩子们不得不提早辍学谋生。雪先生苦恼地说:“天气稳定的时候,我们整天捕鱼、拉网、捉陷阱,一天下来也只能挣10多万越南盾,够买米、供孩子们上学。可是,一到雨季,听到暴风雨要来,一家人就睡不好,饭也吃不下。光是储存干净的水、米和盐,以备刮风下雨之用,就已经是个大问题了。”
所有活动都依赖河水。
雪的船旁边是70岁的黄文强夫妇的船,目前,他们一家就只有他们二人住在这艘破旧的船上。强先生感叹:“我是这江码头的第二代人,因为没有土地,只能靠河水过活。以前拉姆河鱼虾很多,渔村还算‘鱼满为患’,现在河水总是浑浊不堪,鱼虾都‘躲’了。想吃东西得走很远,但小船又太破,所以也就只好在这一段河边住了。” 近4年前,当公社政府宣布国家将创造条件安置土地,每户可获得250平方米的土地,并资助1000万越南盾建房,以及600万越南盾的无息商业贷款时,我们高兴极了。但直到现在都没有任何动静。我们只希望早日有个栖身之所,这样我们渔民就不用每次遇到风暴就划船避难了……”
渔村每户人家的资产都差不多,就是一艘不超过15平方米的船用来生活,再加一艘小船用来捕鱼。孩子们到了结婚年龄,就换上了新的木筏,渔村就显得更加拥挤了……最“豪华”的房子里只有一台14英寸的旧电视,大多数人只有一台收音机收听天气预报,几张渔网和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供上岸时代步。虽然他们把生活交给了河流,但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坦兰渔民们懂得了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们懂得了热爱学校、热爱课堂。自2009-2011学年以来,渔村已有3名孩子考上了大学,2名考上了中级。尤其是阮鸿强家,有2名孩子分别考上了顺化大学和义安医科大学。 “我没有机会上学,所以很穷。现在得鼓励他们好好读书,成家立业……”——阮鸿强先生吐露心声。但那些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在岸边搭起茅草屋,养着水牛和奶牛;至于那些不在一个地方定居的人家,孩子上学了,能不能继续读下去,渔村里没人敢打听。孩子上学,家里就少了一个劳动力,再加上教育成本日益上涨,孩子中途辍学也是常态。
南禄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景禄表示:“目前,新林渔村有64户238人,分布在4个组团,即南丹桥下、与庆山乡接壤的Ru Tret、Ru Ghenh Da和Ba Ra涵洞附近的河底尽头地区。自2007年起,政府批准建设新林渔村安置区项目,总面积5公顷,投资额为70亿越南盾。根据规划,该项目将建设服务于村民生活的必要基础设施,如水电、道路、社区文化馆等。但目前乡政府只获得20亿越南盾的拨款,用于完成土地的补偿、清理和平整工作。根据计划,到2011年9月,新林渔民将有稳定的生产生活场所,改善生活。然而,截至目前,该项目仅剩空置土地,其他项目尚未落实。“声明。在与选民的会议和接触中,渔民们多次提到他们的新住所,但公社当局却不知该如何解释!”
下午雨势渐大,离开Ghenh Da码头时,孩子们的目光一直盯着我们,让我们心里感到难过——什么时候Tan Lam渔村的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呢?
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