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商业化趋势
(Baonghean)-义安省每年有25个省级和国家级节日,从农历新年到十月举行,主要集中在农历正月和二月。除了祭祀仪式、文化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外,节日期间的经济和商业活动也相当丰富。从经济角度来看,现行节日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 |
2014年麦王庙会上的斗鸡表演。图片说明 |
与往年一样,2014年桂州县的“杭布节”上也有许多摊位出售各种商品。除了当地手工艺村的产品或桂州县和桂风乡人民的农产品(例如织锦、藤条、竹制品、银手镯、糯米、蘑菇、野竹笋等)外,还有许多摊位出售服装、珠宝、儿童玩具等消费品。这些商品大多产地不明,没有标签,当然也没有使用说明或保修单。
儿童玩具、珠宝……大多是中国制造的。这些摊位从大门一直延伸到节日场地,绵延数百米。场地后面是刚刚搭建的临时小吃摊,只在节日期间的几天内营业,看起来破旧不堪,卫生状况也很差。买卖双方一片混乱。节日场地正前方摆放着各种“好玩又有回报”的游戏,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参与。一个男孩玩完后几乎输光了所有的钱,面无表情,但游戏主持人仍然“鼓励”他继续玩。实际上,这些都是变相的赌博游戏,组织者利用年轻人的好奇心、冲动、好玩和贪婪来牟利。此外,还有一些电信公司组织手机销售摊位,进行一些形式的促销,但顾客数量并不多。
在演州庙会(Cung Temple Festival,又称演州节)期间,也会出现许多隐蔽的赌博活动、混乱的买卖和招揽游客的现象。在其他一些节日,人们会自行组织停车场,收取高额费用;有些人甚至在节日安保人员面前公开兜售算命书籍、手相、星座占卜、盗版CD和DVD。在雄原庙会(Hoang Muoi Temple Festival,又称雄原节)期间,每年都会举行手相、算命和祈祷等迷信活动。
节日期间展示的产品都具有地方特色。然而,由于节日参与者主要为当地人,当地产品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主要来宾是来自机构和地方的客人,实际上是常客,因此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的需求并不高。另一方面,这些产品也较为单调,年年相同,缺乏吸引力。因此,这些产品往往销售疲软,既没有带来经济效益,也没有带来推广和传播方面的效率。
目前,义安省及周边地区尚无符合以下标准的特色纪念品可供在节日期间出售:“产品新颖、富有创意、体现义安文化特色;用途明确、使用方便;结构紧凑;易于拆卸、包装和运输;设计精美,能引起消费者共鸣”。此外,举办节日的成本也占了地方财政的很大一部分。每次节日结束后,组委会都会非常疲惫,花费大量资金来解决浪费问题。
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地方在举办节庆活动方面“败在自己手上”。节庆活动的商业化不仅没有给地方带来分析上的经济效益,反而扭曲了节庆本身,对民族的优良传统产生了负面影响。
要严格节日期间经济活动管理,防止商业化,科学组织经济服务活动,确保节日活动符合节日精神。
陈光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