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处理多起假冒商品交易和商业欺诈案件
(Baonghean.vn)——2024年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义安省的假冒商品、劣质商品和来路不明商品的情况有增无减。当局正在加强措施,防止假冒商品和贸易欺诈。

假冒品牌商品猖獗
临近春节,荣市市场上的服装店生意火爆,我们走进一家店观察,发现店里的衣服大多都摆在货架上。假冒商品阿迪达斯、古驰、路易威登等世界知名品牌,价格超级便宜,每件仅需20-25万越南盾,而正品则要2000多万越南盾/件。
令人惊讶的是,明知是“假货”,却仍有不少人购买。他们认为拥有一件名牌衬衫太贵了,几十万就能满足自己对“名牌”的热爱。
看看 Thai Hoa 镇的 Hieu 市场,那里有很多商品,如皮夹、时尚配饰、皮带、帽子、凉鞋,全部都是假冒品牌 Burrbery、Lacost、Fendi、Gucci、Chanel、LV、Hermes、Dior、Valentino、Ferragamo、LV、Salvatore Ferragamo、Goyard、Louboutin、Polo、Calvin Klein。
卖家解释道:假冒的香奈儿包包售价为70万越南盾/个,主要从中国广东进口,质量上乘,而正品售价为1000万至1100万越南盾/个。

在归合县归合镇市场区域,其他商品如旅行箱等也有很多出售,但大多是劣质货,价格低廉,每只售价仅为30万至40万越南盾,且大多没有产地信息,而品牌货的价格则为320万至500万越南盾/只。据买家反映,廉价旅行箱的外表面容易刮花,或者用过几次后锁就会坏掉。
此外,在杜良市,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假冒、仿制和劣质家用电器。这些产品大多没有产地,但由于价格便宜,许多人仍然选择购买。例如,夏普和福库电饭煲每台售价仅为50万至60万越南盾,而正品每台售价近200万越南盾;三星电视遥控器每台售价仅为10万越南盾,而正品每台售价高达50万越南盾。

处理多项违规行为
假冒伪劣商品贸易严重影响整体商业环境和消费者信心。自2024年1月初以来,当局持续检查并处理违法行为。
近期,2024年1月16日,市场管理组11号配合荣市警方,对位于义安省荣市黎鸿峰街的LQT先生的化妆品店进行了突击检查。LQT先生的化妆品店运营着一个带有在线购物车的电子商务网站,用于发布和销售未按规定向工贸部申报的化妆品。当局对其处以1500万越南盾的行政罚款,并强制销毁所有违规商品。

此前,2024年1月11日,市场管理第11组还对荣市一家化妆品经营组织进行了检查,并处理了一起罚款3000万越南盾的行政违法行为,原因是该组织未按规定向工贸部报告,就设立了销售网站。
否2024年1月9日,市场管理团队4号配合有关部门对车牌号为36C-092.58的卡车进行检查居住在越南演州县演碧乡的潘青山先生驾驶的车辆被发现运输70公斤来源不明的冷冻无骨鸡爪。当局对其处以820万越南盾的罚款。
2024年1月8日,市场管理团队6号在检查位于太和市和孝坊阮文雄先生的一家商店时发现,该商店出售12双带有假冒受保护的NIKE品牌的运动鞋。
乂安省市场管理厅副厅长阮鸿峰表示,值此春节之际,各地向乂安省供应的货物很多,但此时也是走私、贸易欺诈、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活动猖獗的时期。
违法行为主要涉及运输和交易违禁品、走私品、假冒商品、劣质商品以及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商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利用Facebook和Zalo等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站进行走私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商品和来源不明商品的交易活动。
违反经营活动法定程序规定,无营业执照,违反价格规定,不公开标明商品售价,违反产品标准、计量、质量、标签规定。

加强预防和打击假冒商品和商业欺诈的解决方案
为加强解决义安省假冒商品和贸易欺诈问题的措施,近日,该省人民委员会颁布了2024年1月8日第10/KH-UBND号计划,题为“在2024年农历新年之前、期间和之后加强打击走私、贸易欺诈和假冒商品”。
其中,请求相关行业聚焦解决:重点排查整治市场乱象,严厉查处炒卖、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电商、交易、运输、储存违禁品、走私品、来路不明品、假冒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商品、劣质商品等违法行为……

对本区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运输、经营违禁物品、走私物品,生产经营假冒商品、质量不合格商品、食品不安全商品,进行商业欺诈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检查。
检查各类违反规定的违禁走私商品、假冒商品、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来历不明的商品、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商品以及春节期间需求增加的必需品、食品和日用消费品。

市场管理部门要与公安、海关、边防、专项检查等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交换信息,有效组织实施边境地区、港口、机场、仓库、集货点、国内市场等打击走私和贸易欺诈的行动。
要求工贸部重点监测和评估本地区商品特别是必需品、需求量大、价格波动大的商品的供求状况,主动制定计划或向主管部门提出措施建议,确保供求平衡和市场稳定。

为了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有关部门多次提出建议和指导,要求消费者选择地址明确的商店,或使用软件查询条形码来源,以确定商品是否为正品。
义安省市场管理部门建议,如果发现商店出售来历不明的商品、假冒商品或劣质商品,应立即向市场管理部门举报,以防止商业欺诈,保护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