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出门和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习俗
采摘吉祥枝、先入屋、出门拜年……是越南古代人民过年时不可缺少的习俗,也是越南子孙后代至今仍保留的文化价值观。
1. 运气
越南人有采摘吉祥枝的习俗。春节前夕,即农历新年的30日晚上,人们参加完仪式回来时,会采摘一根树枝或一朵花(称为吉祥枝),插在门上或插在佛台的香炉里,向天、佛、神、圣人祈求吉祥。
吉祥枝通常是榕树、菩提树和榕树枝,常摆放在公社、寺庙、宝塔和神社前。这些树木寿命长,人们希望上天、佛祖、神仙赐予的好运也能长久。
除夕夜刚过就买好运带回家。图片:黄河。 |
2. 香
很多人去寺庙祈福,不是采摘香枝,而是烧一柱香或一小束香,站在佛坛前祈祷,然后把香带回家供奉在自家的佛坛或土地神的坛上。
火象征着兴旺发达,从寺庙取火,是祈求佛祖和圣人的庇佑,保佑生意一年四季兴隆。
当从祭祀场所带香回来时,如果风吹来,香着火了,这被认为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全年都会有好运。
3.乔迁之喜
越南古代人相信,新年第一天,如果家里先来了一个开朗、随和、善良的人,那么家里一整年都会一切顺利。反之,如果家里先来了一个粗暴、残忍、愚蠢或鲁莽的人,那么一整年就会充满麻烦、困难,或者充满烦恼和烦恼。
因此,古人常常要求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入家中。在很多地方,人们常常在春节前夕的30号晚上,参拜完佛塔、寺庙和神社后,再回到自己的家中。届时,最有德行的人会第一个进入家中。
春节期间,越南孩子们通常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可以穿上新衣服,还能收到压岁钱。照片:武明君。 |
4. 出发
出门,就是出门,出门,出村,出门去任何地方,无论什么事。新年伊始,人们往往会选择一个好的出发日期和方向,祈求一年四季都好运连连。
越南人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春节三天,无论去哪里,晚上就必须返回,这个习俗的意思是避免出门不归,给全家带来厄运。
5. 新年快乐
在农村,新年第一天,人们会去集体屋里拜年,然后村里、村落、专业和商贸团体也会纷纷前来拜年。拜完拜年之后,人们便回家准备迎接家人的新年。
在每个家庭,春节第一天一早,祭拜完祖先和土地神后,子孙们就会向祖父母和父母拜年。长辈们会坐在教堂里,以便子孙们能够前来拜年,并向他们拜年。这时,每个人都会穿上盛装,正式迎接春节。
儿孙们给长辈拜年时,常常会送上一份礼物(比如年糕),或者装在粉色信封里的钱。这些钱被称为“新年第一钱”,能给他们带来一年的好运。
长辈们听完新年祝福后,也纷纷向子孙们送上压岁钱,祈求他们新年吉祥、财源广进。
此外,春节期间,人们常常走亲访友、邻居拜年,互相祝福。相聚时,旧年的怨气已烟消云散,大家都很热情,互相祝福。
6.压岁钱
越南人自古以来就有在春节期间送压岁钱的习俗。压岁钱通常装在粉红色的信封里,里面装有零钱,寓意着压岁钱会不断增长,同时也会给孩子们带来好运。
压岁钱也叫幸运钱。朋友们之间经常互赠压岁钱,以祝愿对方兴旺发达。人们也常常把压岁钱存起来以求好运。
在南方,给小孩子发压岁钱叫“礼喜”。
春节期间,除了祖父母和父母,家里的成年人也会给孩子们压岁钱。此外,跟随大人到别家过春节,向大人拜年的孩子,主人也会给他们压岁钱,祈求他们吃得好、长得快、学习好、身体健康、听话。
新年拜年是越南人一个有趣的文化特色。图片:黄河。 |
7. 假期
过春节的习俗源于越南人民的祖先崇拜,他们崇拜自己的祖先,也尊重别人的祖先。
在农村,人们在春节期间互相拜访,不仅像城里人一样互相祝贺新年,更主要的是为了庆祝春节。
过春节时,人们必须穿着整洁的衣服,并戴上头巾,因为衣冠不整对祭坛上看不见的神灵以及前来庆祝春节的主人来说都是不敬的。每户人家过春节时,都要在自家的祭坛前鞠躬四次、三次,然后祝新年快乐。
8. 热情好客
越南人民一向热情好客,这种精神在春节期间更加明显。
每位参加春节庆祝活动的客人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欢迎。客人向主人的祖先致敬后,主人会邀请他们吃槟榔、喝水。客人不能拒绝,因为这样做会给主人的家庭带来厄运。主人会邀请客人品尝槟榔糕,并称赞槟榔糕美味可口,这被认为是一个好兆头。
9. 打开笔
每逢春节,抄经士和教师们通常会选择一个吉日吉时,以一首诗或几句排比句开始写作。这些诗歌和排比句会在客人来贺春节时互相朗读或一起背诵。
学生们也借此机会选择吉日开始写信,祈求学业进步、考试成功。
10. 年初挑水
春节第一天,在农村和城市,穷人常常从村里的水井挑水回家,并得到一大笔钱。
新年第一次送水,家家户户都热烈欢迎,即使家里并不缺水。人们相信,如果在新年伊始有人送水回家,一年四季都会财源滚滚。
此外,在许多村庄,春节第一天早上,男人们会带着写有“一钱万利”(Nhat ban van loi)或“大吉”(Dai cat)的红纸去家家户户拜年,并收到一笔钱作为回礼。这一习俗与年初挑水的习俗意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