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上的仙人掌

October 20, 2015 14:26

(Baonghean) - 无论境遇如何,无论多么艰难困苦,义安省的女性们依然挺身而出,在生活中坚守岗位。她们就像白沙上的仙人掌……

1. 大北村的女房东

1978年,琼龙乡大北村的吴氏娥女士嫁给了阮松林先生。尽管她整天辛勤劳作,但饥饿依然如影随形地跟随她一家。

Chị Ngô Thị Não vận chuyển khay nhựa lên xe để ra cảng Lạch Quèn (Quỳnh Lưu) thu mua hải sản.
吴氏娥女士将塑料托盘装上卡车,前往拉克琼港(Quynh Luu)购买海鲜。

1995年,她发现当地没有专门为渔民提供的海鲜收购站,于是与丈夫商量在当地开办一家海鲜收购出口公司。自从奈绪家的海鲜收购站成立以来,许多出海归来的渔船的海鲜都被她家的收购站吃掉了。

当时,她的生意主要收购鱼和鱿鱼,然后出口到中国。2010年,琼龙渔民从鱿鱼捕捞转向了利润丰厚的铅围网捕捞。抓住这个机会,她再次与丈夫商量,准备文件,竞标位于琼顺乡拉琼渔港的国有土地。

吴氏娥女士分享道:“起初,当我们搬到新工厂时,由于我们不熟悉船主,所以采购量有限,但过了一段时间,大约有30艘家庭船接受采购产品。”

为了提高渔民采购海鲜的效率,Nao女士投资了30多亿越南盾,购买了3辆卡车、7000个海鲜塑料托盘,并修建了多个设施来储存收购后的产品。

据Nao女士介绍,她家的海鲜加工厂平均每月收购800至1000吨各类海鲜。收购后,她将海鲜卖给拥有冷藏库和干燥库的企业,进行包装后出口。扣除成本后,她家平均每年收入3.5至4亿越南盾。这为15名当地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平均每位工人每月可赚取500至600万越南盾。

工人范氏香说:“多亏了娜奥女士的海鲜收购点,很多妇女都有了工作。我们每个月只有10天,也就是渔船回来的时候才工作,其余时间我们都会帮人修补渔网,赚取额外收入。”

越兴

2. 分享爱

嫁到贵州,从事教师职业二十余年,周平小学校长阮氏泰老师对她的职业生涯有着许多回忆。其中最难忘的莫过于组织小学生吃饭……

Cô giáo Nguyễn Thị Thái kiểm tra việc học của học sinh ở điểm trường Thung Khạng (Châu Bình, Quỳ Châu).
阮氏泰老师在 Thung Khang 学校(周平、归州)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职业生涯的初期充满艰辛,但随着她与高原学生共事的时间越长,她越能体会到那里学生的艰辛,也越发告诉自己要更加努力。十年后,她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她有了更多机会去支持和帮助贫困学生。

担任周海二小校长期间,最困难的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保证学生的日常出勤率。周海二小地域广阔,是一个贫困乡。仅周海二小就拥有5所分校,其中昆姆村距离主校区近10公里,路途崎岖,还要穿过许多溪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案是让学生寄宿学习,但由于学校的家长大多是贫困家庭,这项政策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面对现实,她决心“亲自行动”。思考即行动,从2012-2013学年开始,她发起了一项运动:“分享大米和衣服,组织学校餐食”。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信,呼吁慈善家和慈善机构,并通过大众媒体、人脉、关系等渠道发出……呼吁人们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提供支持。

2012-2013学年也是学校首次受益于“塞卡普项目”(Seqap Project)。该项目为贫困学生每周提供两顿午餐,每顿每名学生价值1万越南盾。尽管只有40%的学生受益,但学校大胆地组织所有学生每周享用午餐。

此外,学校教职工还捐出了学习促进月期间的工资,为贫困学生购买书籍、笔、衣服,并支持学生厨房设施的建设。

学生们不负老师们的期望,勤奋上课,雨天也不再出现挤满学生的现象。学校成功实现由5校合并为3校,调动距离校本部8公里偏远村庄的五年级学生到校本部学习,便捷地实现了每天2节课的上课,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进入全区前4名。

继周海小学取得成功后,过去两年,Thai老师被调往周平小学。在这里,她除了照顾学生们的每一顿饭和每一顿饭的起居,也非常注重教学质量。因此,每个月,她不顾路途艰辛,都会毫不犹豫地前往偏远学校,直接检查学生的教学质量,并制定了许多政策鼓励教师到偏远地区工作。

阮氏泰老师分享道:“孩子们越努力,我就越爱他们、关心他们。环境越艰苦,我越要关心,不让他们觉得自己处于劣势。”

我的哈

3. 泰国女性很能干

与桂丰县(Que Phong)三乐(Tri Le)边境乡的许多其他家庭一样,梁氏占(Luong Thi Cham)女士家在安山村(Yen Son)的起步非常艰难,因为他们的收入完全依赖于刀耕火种。他们夫妇俩终年辛勤劳作,但积蓄仅够勉强养活两个孩子。家里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

Chị Lương Thị Châm chăm sóc  rùa mỏ vẹt.
梁氏湛女士负责照顾鹦鹉嘴龟。

但与村里许多其他泰国和蒙族妇女不同的是,Cham 女士不接受贫穷,而是一直努力寻找发展经济的方法。

夫妻俩从区社会政策银行借了1000万越南盾,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投资挖了池塘,筑了围墙,又从村里买了鹦嘴鱼、鳖等进行养殖。

当时公社里没有养鳖的户,她就到公社和区里的兽医那里打听,听说附近有养龟和鳖的户,就去那里学习经验。现在,她的养殖场有近100只鹦鹉嘴龟和20只鳖。

除了饲养龟和鳖,Cham女士还饲养商业用豪猪、乌鸡、梅花鹿和鱼类,以充分利用自己生产的食物。她的年收入在6000万至7000万越南盾之间。

詹女士分享道:“我和先生都是在这里生活了好几代的泰族子弟。多亏学会了读书写字,我才懂得看书看报,也从很多地方学到经济秘诀,所以可以自己动手做。”

詹女士的家庭多年来一直是典型的文化家庭,两个孩子都上了大学,1992年出生的大女儿毕业于顺化师范大学,二女儿目前在物流学院读大四。

直勒乡妇女联合会主席魏氏生女士表示:“梁氏湛女士多年来一直是该县和该乡优秀女企业家的典范。她成功的畜牧养殖模式一直是许多妇女联合会成员家庭参观学习的榜样。”

明权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沙滩上的仙人掌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