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祈祷的意义

梨花 October 4, 2018 09:27

(Baonghean.vn)——祈祷是人们对现实或理想生活的梦想和期盼的表达。祈祷仍然是一种善意的表达,这意味着当一个人在佛坛前合十鞠躬,内心变得谦卑,“我”变得渺小,良知觉醒,灵魂得到安宁。

在佛教中,“祈祷”、“请求”或“愿望”等词被理解为"pràrthanà“(梵语)或”帕塔那(巴利语)。Pràrthanà 源自词根“普拉+阿尔斯“意思是愿望、渴望、希望、乞求。

Lễ cầu siêu - một nghi thức quan trọng trong tín ngưỡng người Việt. Ảnh: Internet
追悼会——越南信仰中的重要仪式。图片来源:互联网

祈祷是人类的精神需求,是正当的需求,首先是为了舒缓环境压力、情感失落、社会关系受挫等造成的心理压抑。

其次,祈祷是人们对现实或理想生活的梦想和期盼的表达。然而,祈祷仍然是一种善意的表达。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佛像或圣人的佛龛前合十双手、低头时,他的内心变得谦卑,“我”变得渺小,良知被唤醒,灵魂得到安宁。

佛教中的祈祷也是佛教徒的一种修行,通过祈祷,意志坚强,信心增长,善业增进,恶业消除,心趋向解脱之道。

平常意义上的祷告,是对祖先、祖父母、父母、亲人……表达感恩、报答,是彼此表达爱意、牵挂、关怀,例如:为亡灵祷告、祈求平安、忏悔……

祈祷最初是出于私利,但渐渐地,由于祈祷的本质,它会升华出利他精神。佛教中的祈祷、上香、念佛、祈愿、回向,都包含着为自己和为众生两个层面。祈祷的意义在于提升精神生活,坚定对自身和他人的信仰。

Lễ cầu an của người Thái. Ảnh: Internet
泰国民众的和平祈祷仪式。图片来源:互联网

四种祈祷形式

1.为死者祈祷:为亡灵祈祷,就是祈求三宝保佑亡灵在彼岸世界得到温柔解脱,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

祈福是祈求逝去的祖父母、父母、亲人能够解脱,在另一个世界获得安宁。因此,祈福是对亲人表达关心、担忧、爱和帮助的一种方式。关怀逝者,除了祈祷之外别无他法。

2.祈求和平:为您所爱的人或您自己祈祷平安,战胜灾难和灾祸。

为他人福祉祈祷,体现了慈悲利他的正面品质,从而成就了“美德”。我们的心越倾向于无私利他,我们的心与佛菩萨(他力)的心之间的互动(感受)就越紧密,从而对我们祈祷的人或事产生强大的影响。

3.祈求悔改:祈求自己犯下的愚蠢错误不再发生,表达悔恨,希望得到神灵的见证和宽恕,甚至得到那些曾经受过你伤害的人的宽恕。有时人们也会为亲人祈祷忏悔。忏悔的必要性体现了良知、道德和智慧。

4.祈求灵性进步:祈求心灵生起善念,增长智慧,战胜业障,战胜邪魔,早日获得解脱。祈求心灵进步,表达了佛教徒求道求道的精神,表达了佛教徒寻求真理的愿望。

佛教祈祷的特点

Chư Tăng trang nghiêm trong nghi thức cầu nguyện tại lễ hoa đăng. Ảnh: Internet
僧侣们在花灯仪式上庄严祈祷。图片来源:互联网

祈祷的限度不在于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不在于祈求上帝满足你邪恶的请求或你的希望。从心理上讲,祈祷可以缓解内心的压抑,高度紧张、绝望的状态非常危险,祈祷可以减轻这种压力。

另一方面,祈祷是梦想和希望的表达,它能为饱受苦难的人们带来精神上的鼓舞,并增强他们的活力。佛教中祈祷的主要目的是转化业力。如果我们造了恶业,那么祈祷就毫无意义。佛教鼓励并接受以化恶为善为目标的祈祷。

简而言之,祈祷是平息焦虑、恐惧、悲伤和失望的需要。祈祷也是表达人生隐秘梦想、希望和信念的一种方式。通过祈祷的方式和对象,人们可以表达对祖父母、父母和亲人的爱、思念、感激和感恩。因此,祈祷是一种带来信仰、增强道德、驯服人性凶猛的文化形式。

此外,祈祷还能增强意志力,坚定信念,引导人生朝着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方向发展。当一个人尚未完全掌控自己的身心,尚未克服忧虑和恐惧,尚未达到修行和解脱的境界时,祈祷能够支撑他在精神道路上稳步前进。只要心存诚实、真诚,并朝着向上、向善的目标前进,佛力的回应……就一定会发生。

根据综合
复制链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佛教中祈祷的意义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