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越南一起庆祝春节的各国传统菜肴的意义
(Baonghean.vn) - 与越南一样,农历新年是许多亚洲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农历新年标志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开始,人们期盼好运和财富。然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春节饮食文化。
1. 中国
中华文明是东亚农历新年的起源,中国也是目前世界上庆祝农历新年最多的国家。每逢传统春节,中国家庭都会包饺子,因此饺子堪称中国传统春节不可或缺的“国魂”。
![]() |
饺子——中国人的“国菜”。图片来自网络 |
饺子是好运和财富的象征,形状像中国古代的钱币。中国人在新年伊始吃饺子,祈求来年好运连连、前程似锦。
饺子的做法相当讲究,馅料包括什锦蔬菜和肉末。中国人认为,煮饺子时要加三次冷水,寓意“福气来了又来”。饺子煮好后,会盛在前两碗里作为祭品,第一碗用来祭拜祖先,第二碗用来祭拜人间神灵,第三碗开始,一家人就可以吃了。
2.新加坡
![]() |
新加坡农历新年的传统菜肴叫鱼生。图片来自网络 |
鱼生是一种以生鲑鱼和蔬菜丝为主料的沙拉。鱼生的蔬菜丝颜色各异,寓意也各异:胡萝卜象征着富贵,黄瓜象征着青春永驻,而淋上油则象征着好运连连、财富不断。鱼生的色彩缤纷,象征着马来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寓意着好运连连、财源广进。
![]() |
鱼生——一种色彩鲜艳的鱼肉沙拉,能给新加坡人带来好运。图片来自网络 |
享用鱼生时,食客们会把食材尽可能高地抛起,不让它们掉出来,然后大喊“Lohei”——这个词的意思是搅拌均匀,也与“发财”谐音。马来人吃鱼生时,不会忘记在旁边放上红包。
3.韩国
韩国人与越南一样,也有庆祝农历新年的习俗。新年正式开始于农历正月初一,韩国新年被称为“Seolla”。在Seolla期间,韩国人相信家人必须亲手准备食物,供奉给祖先的祭坛,以祈求好运。
![]() |
春宫传统菜肴——Ttok-kuk汤。图片来自网络 |
韩国新年菜肴丰富多样,多达20多种,其中包括“Ttok-kuk”(米汤),一种用米水、米糕和绿豆制成的菜肴。“Ttok-kuk”意为“春回大地”,韩国人相信,如果在新年第一天吃一碗“Ttok-kuk”,就会长大一岁,因为他们相信自己长大一岁是在旧年的末尾,而不是像其他地方那样在生日之后。
4.蒙古
在蒙古,农历新年被称为白月节(当地称为“查干萨尔”)。在这个广袤的草原国家,羊的数量比人还多。蒙古族的新年菜肴大多用羊奶制成,烤羊肉更是必不可少。
![]() |
蒙古族新年宴席。图片来自网络 |
此外,还有奶制品、buuz(类似饺子)、牛肉、羊奶、与凝乳一起食用的米饭;或与葡萄干一起食用的米饭、马肉、buuz、发酵的马奶或与牛奶混合的伏特加。
5.越南
越南农历新年始于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新年期间,年糕和年糕是越南传统新年最具代表性的糕点。这些糕点与源远流长的民族传说息息相关,蕴含着深刻的宇宙寓意。
方形的绿色“Banh Chung”象征着地与阴。圆形的白色“Banh Day”象征着天与阳,体现了东方的阴阳哲学、《易经》和辩证法,尤其是越南的“方圆”哲学。
银粿(方形糯米糕)是献给母亲的,阳粿(圆形糯米糕)是献给父亲的。粿是祭祖最隆重、最尊贵的食品,表达了饮水思源的感恩,也表达了对父母伟大而无比的养育之恩。粿是第十六代雄王郎辽王子为表达对祖先和土地的感恩而创制的。
![]() |
越南春节期间,Banh chung 和 banh tet 是不可或缺的美食。图片来自网络 |
糯米糕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体现了稻米文化中稻米和自然的重要性。此外,还有四季豆、猪肉和冬菜叶,用糯米包成方块状后煮熟。糯米糕香气扑鼻,口感柔软,颜色与冬菜叶的绿色一致。
此外,越南春节托盘中还有许多典型的菜肴,如腌洋葱、萝卜、胡萝卜浸泡在鱼露、糖中……在春节期间与其他菜肴一起食用;北方有鸡肉、肉冻,南方有鸭蛋红烧肉。
梨花
(合成的)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