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养育孩子时应避免的10个错误
父母应避免讨论表现出成年人不负责任的话题;不要比较和控制孩子的所有行为。
1. 过度奉承
您是否曾说过“你在这个世界上很特别,独一无二”这样的话,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您的初衷是好的,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警告说,类似的说法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该研究的合著者布拉德·布什曼表示,鼓励孩子固然重要,但过度强调和奉承会导致孩子傲慢自大。父母需要找到平衡点。
2. 避免任何敏感话题
有些父母倾向于避免与孩子讨论与性和性相关的话题。即使孩子已经十几岁了,他们仍然认为这个话题过于敏感,而且孩子缺乏合适的语言来谈论它。他们希望孩子在学校或朋友那里了解这些内容。然而,科学研究表明,这种观点体现了父母的不负责任。
如果父母经常忽视,不进行严肃的谈话引导,青少年可能会过早发生性行为或缺乏安全性行为的知识。
3. 频繁的威胁
有时父母会用攻击性的方式吓唬孩子,试图纠正他们的行为。比如,他们可能会说:“如果你不停下来,我就把你扔给那个人,他会把你关起来!”这种策略可能很有效,但心理学家建议不要这样做。
事实上,当孩子们感到害怕时,他们无法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当他们看到警察、医生或父母经常用来吓唬他们的人时,也会非常焦虑。此外,由于大脑习惯于快速处理引起恐惧的信息,孩子们比以前更容易感到害怕。因此,威胁不仅不是一种能带来长期效果的管教方法,还会在未来引发许多问题。
4.尖叫
想象一下,你的孩子行为不端。你叫他冷静一下,一次、两三次,然后他再也忍受不了,就爆发了。
大喊大叫其实是一种立即释放情绪的有效方法。有些人认为大喊大叫是解决问题最便捷的方法。然而,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养育孩子的方式会带来什么后果?事实上,大喊大叫会让孩子的行为变得更糟,甚至会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
5. 为孩子的不良行为找借口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来概括。科学研究证实,孩子从父母身上吸收的价值观比从其他任何人身上都多。他们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和父母在一起,并且行为不良,你应该首先审视一下自己。
如果担心社会是影响孩子的主要来源,专家也确认,学校或同伴环境的主要功能是强化孩子在家里接受到的知识和价值观。
6. 期望太高
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失败。然而,有些父母的期望过高。期望会激励孩子表现得更好,但如果目标不切实际,孩子可能会出现失眠、愤怒、疲劳或焦虑等症状。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科学家Ryan Hong解释说:“当父母期望孩子事事完美时,他们就会害怕犯错。花点时间想想,你是否对孩子施加了过大的压力。”
7.不一致
今天你让孩子收拾玩具,第二天你却默默地帮他收拾。昨天你生气地惩罚了他一个无伤大雅的恶作剧,今天你却兴高采烈地让他在剩下的时间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妈妈皱着眉头不赞同他的行为,而爸爸却对他微笑。这些都是不稳定环境的例子,它会让孩子们困惑自己是否在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事。
科学家表示,这种不稳定性会对自尊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创伤和抑郁。因此,你应该注意在家庭中设定适当的规则和限制,并严格遵守,以便孩子们了解即将发生的事情,并做好应对准备。
8.经常比较
你的父母有没有拿你和别人比较过?“杰克是个好孩子,但你却是个坏孩子!”,“艾米丽能数到100,但你只会数到10”……
科学家建议我们不要在孩子身上重复这种错误,因为将孩子与他人比较会降低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这还会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因为孩子常常会感到不安全,并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父母的爱和支持,所以与其试图通过比较让他们感到沮丧和失望,不如专注于讨论问题,并找到帮助他们改进的方法。
9. 鞭刑
许多人认为打屁股是最好的管教方式,并在管教孩子时积极采用这种方法。
然而,专家表示,身体虐待会带来一系列后果,包括反社会行为、精神障碍以及酗酒和吸毒成瘾。经常挨打的孩子患心脏病和哮喘的风险也更高。
10. 控制孩子的所有行为
美国心理学协会的科学家指出,父母对孩子控制过度,会导致孩子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当父母不断地告诉孩子该做什么时,孩子的社交适应能力、交友能力或行为分析能力都会出现很多问题。
因此,如果您发现孩子有能力自己处理这种情况,就让他自己去做。您可以指导他如何克服困难,但不要强迫他。谈论当前的情绪,并分享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从长远来看,会对您的孩子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