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协定》50周年:铭记以敌手段入敌腹的故事
为履行1973年《巴黎协定》,越南军队历史上首次利用敌方的军事力量,从河内迅速进军敌方腹地(西贡新山一)。
戴维斯营军事联络委员会退伍军人联络委员会负责人陶志聪上校动情地分享道,时隔半个世纪,回首过去,每次谈起《巴黎协定》,都不能不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那就是协定的实施。
为保证协定的执行,成立了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和越南共和国政府四方联合军事委员会。
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军事代表团(A代表团)由黎光和少将率领。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军事代表团(B代表团)由陈文茶中将率领。代表团成员包括越南人民军、南方解放军干部、军官以及其他各部委和部门的成员。
![]() |
道赤聪上校。 |
两国代表团是在特殊情况和背景下成立的,旨在执行特殊任务,落实协议。这可以说是共同战线上的突击部队,执行停火、美军及其附庸军队撤离、取消美军基地、军民人员回国、搜寻失踪人员等军事条款……陶志聪先生说,当时虽然对工作并不完全了解,但作为代表团成员,他感到非常自豪。
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成立后不久便出发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来自两个方向:一个小团由巴黎会议谈判代表团中分离出来,由刘文利上校率领;主力团则由代表团团长黎光和少将率领,从河内出发。黎光和少将的团队乘坐最先进的美国C130飞机从河内飞抵。
陶志聪上校肯定地说,这也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闪电般的速度进入敌方领土,利用敌人的手段执行和平任务。
临时革命政府代表团来自三个方向:一个小团来自巴黎,由邓文秋上校率领;一个团来自河内,由武同江上校率领;主要团来自禄宁,由代表团团长陈文茶中将率领。
自1973年1月28日起,A组和B组抵达新山一机场。
“我们从河内出发的先遣队刚落地,美国宪兵队就堵住了我们的飞机门,要求我们办理入境手续。我们一下飞机就发生了激烈的对抗,从1月28日下午一直持续到1月29日下午,最终迫使美方及其帮凶放弃了这一无理要求。”丛先生回忆道。
![]() |
1973年2月2日下午3点,四方联合军事委员会在西贡举行首次会议。图片来源:新闻出版社 |
由陈文茶中将率领的禄宁代表团也遭遇了同样的困难。根据协议,美国派出直升机前往西宁北部的天安机场接代表团。约定的时间,两架飞机出现,在接机点上空盘旋,并投下了一系列炸弹。幸亏我方保持警惕,我方没有遭受任何损失……
此后,我方对美方此举予以强烈谴责,被迫作出让步,承诺确保我方代表团安全抵达戴维斯营。1月29日至30日,我方所有代表团已全部抵达西贡。
戴维斯营位于西贡新山一空军基地,占地面积约33,000平方米2,其中有一些专用房屋和45栋木结构、石棉水泥屋顶的房屋。自1973年1月底起,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两个代表团就曾驻扎在这里。
《巴黎协定》仅提及成立联合军事委员会,并未具体规定如何执行。四方代表团一开会,就成立哪个小组委员会展开了争论。最终,各方花了数天时间才就军事小组委员会、遣返小组委员会、程序小组委员会和执行小组委员会达成一致。
孔上校补充说,对于联合军事委员会的旗帜颜色,以及美军应该集中在新山一、岘港还是芽庄,以及其他许多引发争论的规定,也存在争议。
根据《巴黎协定》的规定,停止敌对行动和撤军应在60天内实施,但实际上,仅就程序达成一致就耗时长达10天。
![]() |
1973年,女兵武氏胜在禄宁机场举行的战俘交换仪式上回答国际记者的提问。图片来源:新闻出版社 |
原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军事代表团翻译官潘德胜先生至今仍记得1975年4月26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当时约有200人出席。
代表团副团长武东江上校宣读了《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宣言》,其中列出了开启谈判的条件,其中包括对美国的九项条件和对西贡政府的七项条件。事实上,《临时革命政府宣言》是一份“最后通牒”,旨在迫使美国停止干涉,并迫使西贡傀儡政府无条件投降。这场新闻发布会展现了革命在国际舆论和南方舆论面前的坚定立场,即胜利者的姿态。
在联合军事委员会协调要求美国和西贡傀儡政权严格履行《巴黎协定》的斗争中,我们两国军事代表团高度重视舆论斗争。西贡有77家外国新闻机构,其中包括20多家美国新闻机构,以及500多名外国记者。我们两国代表团在戴维斯营保持联系,保持联系,并接受外国记者的采访。戴维斯营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信息“热点”。
经过在戴维斯营823个日日夜夜(从1973年1月28日至1975年4月30日),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军事代表团圆满完成军事外交战线使命,为确保《巴黎协定》在越南的实施而战斗。
27/0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