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败诉,需补缴超过140亿美元的税款
近期,欧洲法院裁定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必须补缴创纪录的144亿美元税款。这一裁决标志着打击跨国公司逃税行为的重要里程碑。
苹果公司在发布一系列新产品仅一天后便遭遇重创:欧洲最高法院裁定,苹果公司因利用爱尔兰的税收优惠政策,必须补缴创纪录的144亿美元税款。这一判决结束了长达8年的法律战,也标志着这家“被咬的苹果”在打击逃税的斗争中遭遇重大失败。
欧洲法院的裁决是最终裁决,不得上诉,这意味着苹果公司被迫遵守,并且没有机会推翻裁决。该裁决表明,欧盟对大型科技公司的监管力度正在加大。

欧洲法院在对苹果公司的裁决中裁定,爱尔兰多年来给予苹果公司的特殊税收安排不合法,违反了欧盟的国家援助规则。这意味着爱尔兰偏袒苹果公司,允许其缴纳比其他公司更少的税款,从而创造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因此,为了尽量减少纳税义务,苹果公司建立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将欧洲销售利润通过位于爱尔兰的子公司转移,利用爱尔兰较低的企业税率。
2016年,欧盟委员会裁定苹果的做法违法,因其创造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苹果和爱尔兰均对此裁决提起上诉。
尽管苹果最初在下级法院赢得了暂时的胜利,但欧盟委员会并没有放弃。该机构决定向欧洲最高法院上诉,并最终获胜。
欧洲法院裁定苹果公司非法利用爱尔兰税法漏洞逃税。该裁决开创了重要的先例,将迫使跨国公司提高商业行为的透明度。
苹果公司对这一决定提出质疑,认为核心问题不在于公司应缴纳的税款数额,而在于跨国公司有权决定其在何处合法纳税。该公司表示,其一直按时纳税,从未享受过任何特殊待遇。苹果公司还辩称,欧盟试图在中途改变游戏规则,并追溯适用新规则,无视国际法,这完全不公平。
根据法院裁决,爱尔兰政府将把144亿美元(此前存放在一个专门账户中,用于确保裁决的执行)转入国家预算。这笔资金的追回是欧盟打击逃税的重要一步。世界各国正在努力建立新的国际税收框架,以防止跨国公司利用法律漏洞尽量减少纳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