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高中数学考试的三道题
对 2018 年全国高中考试数学考试的反思继续引发了人们对考试在不同用途上的标准担忧。
今年数学考试中的一些题目 |
太难了就是好的分化吗?
阮英勇先生——曾任南山高中(清化省)数学老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获得国际和国家级奖项,他对今年的数学考试做出了如下评价:
测试的前20道题适合普通学生。接下来的10道题足以区分普通学生和优秀学生。最后20道题,优秀学生很难在4-5分钟/道题的时间内完成。大多数这类题目必须以作文的形式详细解答才能选出正确答案。运用猜测和排除法来选择正确答案非常困难。许多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选择答案,而且可能是正确的。
阮先生指出,“难易”的评定取决于考试的时间限制。例如,每道难题需要4-5分钟才能解答,但有20道难题,选择题考试的90分钟时间限制无法满足要求。
阮英勇先生 |
Dung老师表示,今年考试的题目难度太大,无论是针对性还是解答的实施性都比较难。
“31到50的题目大部分都很难。要明白,题目多并不意味着考试能区分学生的水平。”
6月27日下午,教育培训部在考试督导结束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的考试分化程度更高,考试难度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考试科目范围更广,涵盖了11年级和12年级的课程。
2017年的考试中,10分的成绩非常多,有些学生即使拿到29分以上,也未能通过医学院入学考试。今年,许多评论表示,10分的成绩将会非常罕见,甚至高分考生的数量也会大幅减少。
近两年数学考试题目要么太难,要么太容易,这让公众不禁质疑“教育培训部是不是顺应民意,给考生制造了难题?”,还是教育培训部自己也对这次考试的二合一目的感到疑惑。
如果考试难度过大,教育部依然坚持的以毕业为主要目的的考试就会被忽视,此时加大考试的差异化,是为了服务高校招生。
如果考试这么简单,大多数地方的毕业率都在90%以上,还有必要组织一次有如此双重目标的全国考试吗?
阮英勇先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表示,“二合一”的考试目标使得考试变得沉重。“必须看到,高中毕业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的性质是不同的。”
然而,他不支持地方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在我们国家,普通教育项目是各地共用的,所以统一的毕业考试是合理的。大学和学院的招生应该分开。学校可以像以前一样举行统一考试,或者让各学校自行组织。”
选择题:破坏数学思维,保证统一性?
![]() |
虽然大多数考生和老师都认为考试难度大、时间长,但也有一些反对意见。
数学-IT 专家 Bui Viet Ha 老师多年来一直为教育培训部编写 IT 教科书,他分享了他尝试制作测试代码的经历。
“前5分钟,我一下子就做了25道题。接下来的题目,我用笔快速书写,大约半小时后,我又做了10道。之后,我就停止了书写,但这仍然意味着我在35分钟内完成了大约35道题。”
他认为,这样的考试没问题,因为考试要满足要求:选择题、毕业考核、大学录取,所以难免会出现问题。
在2017年数学考试改为选择题形式之前,数学界对这种考试形式是否合适进行过多次分析,许多科学家认为数学选择题的考试形式会损害学生的数学思维。
针对这个问题,阮英勇老师分享道:“数学的特点是逻辑思维。像今年的考试这样的选择题考试,让教学变得沉重,学生对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我认为数学的作文考试更适合这种形式,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与此同时,裴越河先生表示,选择题考试需要接受一些缺点:“比如,如果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学生从头到尾随意圈出答案A,他几乎肯定会得到超过2分。这就是选择题考试的代价。作为回报,这种考试形式不需要人工批改。”
Sai Cong Hong 博士讨论:“标准化测试仍不成熟”
当考试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组织时,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考生抱怨一项考试很难,而另一项考试很容易。
针对选择题试题难度如何均衡的问题,赛聪宏在6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题库的题目标准化过程是在技术支撑下系统进行的,不同试题中同一级别的题目不可能存在难度差异。至于如何平衡难度,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不是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
不过,教育培训部代表尚未对公布各考试代码分数分布以证明考试代码之间难度相当的提议作出任何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