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的天主教徒努力发展经济,建设文化生活。

October 25, 2011 16:43

(Baonghean.vn)以前,位于琼銮县安和乡的谭安村(Tan An)是一个天主教小村庄,也是梅江河畔一个贫困的渔村,房屋简陋,常年饱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一年到头都只能靠“市场米、河水”度日,食不果腹。但过去十年间,谭安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大胆投资建造了能够远航的大型渔船。目前,该村拥有35艘大型渔船,每艘价值超过10亿越南盾。村民们还积极借贷,发展了许多新的职业。

除了制盐和海产品加工等传统行业外,坦安现在还发展出许多以前没有的行业,例如: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以及海运物流服务(冰块、汽油、机械维修等)。坦安村是义安地区宗教人士努力发展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一个典型例子。

丹安村村长杨河南先生说:目前,全村已实现100%的房屋铺设瓦片,90%的房屋为实心结构,村里的道路和巷道基本都铺设了水泥,尤其是所有房屋都安装了化粪池。丹安村的突出特点是村民们勤劳、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同时又具有革命精神,生活团结程度很高,这也是丹安村建设成为文化村的动力。2009年,丹安村的海鲜加工行业被省人民委员会授予“工艺村”称号。此外,上学年全村8名学生全部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参加高中、大学和专科入学考试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宜禄县是一个天主教徒众多的地区,拥有超过9400户家庭,44000多人,分布在53个堂区和17个教区。仅在过去5年里,天主教徒的经济生活就持续改善,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470万越南盾/人/年增长到2010年的1160万越南盾/人/年,增幅高达244%;富裕家庭的数量增加了三倍多,不再有挨饿的家庭和简陋的茅草屋。

教区居民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经济模式,例如宜光省新立乡河女士家的水产养殖模式;宜顺省光先生家的农耕经济模式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宜东省春美乡俊先生家的农场经济模式;宜忠省玉素乡梁先生家的建筑砖块生意模式;宜兴省春山乡乐先生家的扫帚编织模式……年收入达5000万至1.5亿越南盾。近年来,教区内互助经商运动的亮点在于传统手工艺村的修复和发展,例如安乡(宜禄县)的藤竹编织村、新安乡(琼柳县)和美都乡(雄原县)的海鲜加工村……谈及教区的经济发展、消除饥饿、减少贫困和合法致富,例如,奠州教区居民的农场经济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其中同塔乡阮越强先生的观赏花卉农场年收入超过1亿越南盾;福盛乡黎春八先生的农场年收入超过5亿越南盾。越南农业信贷局(VAC)的教友阮欢(安理堂)、阮玉黎(登高堂)、武宝(文潘堂)、阮文勇、胡士强(同塔堂)、范文豪(滨山堂)等经营的综合农场,年收入超过1亿越南盾。特别是奠州堂的教友,他们拥有许多废钢和钢坯加工贸易企业,例如朱光雄、郑泰洲、陈文银(同塔堂)等,以及阮文山、陈文世、阮巴、阮文龙(春峰堂)等,这些企业的年收入在1亿至10亿越南盾之间,每家企业雇佣15至20名工人。安城县是一个纯农业县,但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经济模式。就种植业而言,该县拥有244个农场、299个畜牧场、59个山地菜园、202个贸易旅游企业、11家有限责任公司以及31个其他产业,人均年收入达1050万越南盾。例如,努伊达县(龙城乡)就拥有4家有限责任公司、2家锯木厂、20家高级木工坊、2家瓷砖厂……

随着经济生活的改善,文化和社会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过去,宗教地区子女考入大学的比例很低,现在几乎与其他有学习传统的村庄持平。许多宗教家庭有四五个孩子在大学就读,例如宜芳乡的张文禄先生、春桥乡的阮文章先生、春花乡的阮文俊先生……全省宗教地区的医疗站都进行了升级改造,变得更加宽敞,所有参保人和贫困家庭都享受到了医疗保险。

艺术和体育活动发展日益蓬勃。天主教徒众多的地区,从基层到省级,都组织了“天主教歌曲”的演出和交流活动。近年来,许多宗教人士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例如宜禄县宜田镇的阮登典神父,他发起募捐活动,建立了一所孤儿和残疾儿童中心,并捐赠了数亿越南盾。目前,该中心正在抚养46名儿童……


在宗教领域,“全民团结,共建文化生活”运动始终保持着天主教团结委员会、牧灵委员会和各级执行委员会之间的高度团结,尽管运作预算仍然有限,但责任感却非常强。因为,当文化生活建设运动与宗教教义和天主教徒的信仰相符时,它就符合越南主教团总函的精神。男性30年前,“在人民中间传播福音,敬畏上帝,热爱祖国”。


麦浩明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x
义安省的天主教徒努力发展经济,建设文化生活。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