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c sỹ người Nghệ An được vinh danh Gương mặt trẻ Thủ đô tiêu biểu
(Baonghean.vn)- 范文福(1990年出生)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优秀青年医生之一,来自义禄县,目前在中央热带病医院重症监护科工作。
白衬衫梦
出生于宜风乡(宜禄)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Phuc 一直优秀学生深受老师们的喜爱。2007-2008学年,Phuc以B组29.5分的成绩,荣获河内医科大学毕业生代表称号。在完成六年全科医学学习后,Phuc选择攻读传染病专业住院医师培训。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后,Phuc在中央热带病医院重症监护科工作。
![]() |
范文福医生一家。 图片来源:NVCC |
只需在重症监护室待上几个小时,就能感受到这里医疗团队每天施加的压力。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工作,面对着高死亡风险的病例,但范文福院长却没有感到压力。“我从上学开始就梦想并热爱医学,直到进入课堂,我一直为自己能够追寻自己的热情而感到幸运。我深知这个职业的艰辛,尤其是在选择重症监护室的时候,我必须保持快速冷静的应对,所以我并不感到压力,而是一直想贡献我的青春和所学知识。”
然而,习惯了在“紧张”的环境下工作和处理病人,在直接参与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时,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危急,疲劳、焦虑、紧张的感觉始终萦绕在每一位工作人员、医生、护士和 Phuc 医生的心中。
![]() |
大师,范文福医生。照片:NVCC |
很多病例让我们压力很大,比如:首先是19号病人(17号病人的叔叔)。病人撤掉ECMO(人工心肺装置)后,病情进展良好,但在4月5日凌晨1点左右,病情恶化,三次循环骤停。连夜拉响红色预警,召开专家委员会会诊,每个人都非常紧张,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抉择。26号病人,英国人,69岁,有中风、偏瘫病史,使用呼吸机14天后才康复。
812号患者(男性,62岁)感染新冠肺炎时,是河内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之一。入院时病情严重,需要在急诊科吸氧并接受治疗。812号患者的肺功能受损约70%。患者转入急诊复苏科时,肺部状况非常严重。
经过两周的治疗,病人逐渐康复,并脱离了呼吸机。重症病例非常可怕,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死亡。在很多轮班期间,我一边吃饭一边看着摄像头,如果病人出现问题,我会停止进食,跑过去看看病人的情况。幸运的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我治疗的所有病人都痊愈了,”福医生回忆道。
抗击新冠病毒
范文福医生是为19号病人(2020年4月)实施ECMO(人工心肺装置)的医生之一,该病人是疫情初期北方最严重的新冠肺炎患者。范文福医生与该科室的医生和医务人员团队成功实施了许多先进的重症患者救治技术,例如:高级机械通气、分子吸附血液过滤(细胞因子过滤)、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得益于此,该科室收治的所有重症患者均已治愈,包括患有多器官衰竭和循环骤停的极重症患者,他们仍然存活下来。这一结果具有重要意义,为热带病医院乃至整个越南卫生部门完成防疫任务做出了贡献。
![]() |
院长、范文福医生和26号英国患者夫妇治愈后合影。图片来源:NVCC |
两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对福医生来说,是一段婚后生活的体验,感受到了家人的爱。“第一次是农历新年刚过,不到两岁的女儿不得不留在家乡宜禄县的奶奶家。我们夫妻俩回到了河内,妻子在银行工作,日子过得虽然很紧,但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回老家看望孩子。这段时间,我看到妻子很坚强,没有抱怨,只是打电话鼓励丈夫安心工作。”
范文福院长在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及在中央热带病医院工作期间,始终以热情、敬业的精神和对患者的日常关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位乂安省的儿子,面容明亮,笑容亲切,在接触、诊治患者时,始终展现出为民医的形象。
“能够实现梦想,亲手救治病人,我一直感到幸运和快乐。尤其是直接参与到这场抗击新冠疫情的“战争”中,我感到由衷的自豪,我战胜了自己,也和同事们一起克服了看似不可能的困难。”
“能够实现梦想,亲手救治病人,我一直感到幸运和快乐。尤其是直接参与到这场抗击新冠疫情的“战争”中,我感到由衷的自豪,我战胜了自己,也和同事们一起克服了看似不可能的困难。”
![]() |
范文福在胡伯伯的故乡金莲县出席第六届先进青年追随胡伯伯教诲大会。图片来源:NVCC |
身为义安子弟,他感到自豪。对他来说,学习胡伯伯、追随他意味着不断工作、学习和研究。青年医生范文福目前是国家专业咨询组成员兼秘书,多次参与线上问诊,为全国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除了直接诊治患者外,范文福医生还参与SARS-CoV-2病毒相关疾病的科研工作,并向基层医疗界同仁提供培训和分享知识与实践经验。2020年5月,范文福医生作为代表出席了2020年第六届全国先进青年学习胡伯伯教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