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佛陀之地

DNUM_ACZAFZCABD 17:55

我曾多次以不同的心态来到白玉之地:有时为了研究,有时为了参观佛塔,有时为了观光,欣赏着温柔诗意的拉姆河,在绿色的冲积平原上,任凭灵魂随波逐流,心绪异常平静。那些水源仿佛永远从远古流向未来……

(Baonghean)-我曾多次以不同的心态来到白玉之地:有时为了研究,有时为了参观佛塔,有时为了观光,欣赏着温柔诗意的拉姆河,在绿色的冲积平原上,任凭灵魂随波逐流,心绪异常平静。那些水源仿佛永远从远古流向未来……

白玉如今是位于兰江左岸的培山、兰山和玉山三个乡(都良县)的领地。李日光进入义安征收赋税时,发现白玉地势险要,船只可以顺着兰江顺流而下到达东海,也可以溯流而上到达义安西部;后方是雄伟的山脉和茂密的森林,易守难攻。于是,1041年,魏明王李日光被任命为义安总督,并选择白玉地作为首府。

李一光是李太祖的第八个儿子。在李朝时期,佛教被视为国教。李太祖也是一位佛教徒,经常前往佛塔祈福。因此,李一光在担任义安省省长期间,除了维护边境安宁、帮助村民稳定生活外,还致力于发展当地的佛教。他修建和翻新佛塔,并开设禅寺弘扬佛法。仁波寺和巴布寺就是在当时建造的。历经历史变迁,这两座古寺依然屹立,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仁波切寺经过修葺和装饰。

巴布寺坐落在河边的冲积平原上,周围树木葱茏,茂密茂盛。据史料记载,李一光担任义安总督期间,曾在巴布寺得到观音菩萨的庇佑,功德无量。在征讨占婆军队时,李一光也得到观音菩萨的庇佑,得以战胜敌人。传说李一光出征时身负重伤,返回上托村(今兰山乡)白阳时,提图寺的仙女告诉他:“果山是圣地,他可以永远在此转世。”听了仙女的劝告,李一光回到果山后安详离世。军队在果山修建了陵墓和寺庙。因此,每年农历正月二十都有“迎春”的习俗,人们会把李日光的塑像从果山寺抬到巴布寺,举行隆重的感恩仪式。感恩仪式在全村村民和显要人物的见证下举行。因此,杜良族自古以来就坚信,没有巴布寺,就没有果山寺。这体现了这两处历史遗迹之间密切和谐的关系。

巴布塔是佛像数量最多的古塔之一,共有佛像28尊,其中不乏珍贵的古代造像,尤其是十二臂观世音菩萨像和九龙像……九龙像位于供奉殿第一排正中,立于莲花座上,左手指天,右手指地。佛像周围环绕着九条龙的光晕,象征着九条河流、九座山脉和九个雄王家族……

仁波寺不仅是供奉佛像的地方,也是战争年代祭祀魏明王李一光的地方。1952年,果山寺被敌人摧毁,当地民众不得不将他的塑像和供品抬到寺庙里。炮火摧毁,生活艰苦,各方面匮乏,但这里的人们仍然不忘在初一和十五烧香敬佛和魏明王李一光圣君。似乎佛教哲学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思想中,所以在忙于生计的同时,这里的人们仍然保持着一颗纯净的心。果山寺修复后,塑像和供品被抬回寺庙,人们再次捐款修建寺庙。所有佛像、观世音菩萨像、南无阿弥陀佛像、北斗七星像均由佛教徒捐赠……

2007年,关山寺修葺一新,人们将佛像运回,归还寺院。在佛教徒的慈悲呵护下,寺庙更加宽敞。佛像、菩萨像、南道白头像……均由善男信女们以真诚之心捐赠。宏伟壮丽的关帝安菩萨像,则由安城一位佛教徒捐赠。尽管经济条件依然艰苦,白玉乡的人们仍然怀着敬仰之心,敬奉佛像,积德行善,建造了一座更大更美丽的寺庙。不仅当地居民,就连世界各地的佛教徒,都怀着虔诚之心,皈依佛门!


文章及照片:Nguyen Le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白玉,佛陀之地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