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药材
荔枝是夏季常见的水果,除了食用之外,荔枝还有一些非常有效的药用功效。
荔枝是一种美味又营养丰富的水果。不仅如此,荔枝自古以来就被我国民间用作药材。以下是一些荔枝的药用配方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荔枝概述
荔枝树遍布越南各地,在柬埔寨、老挝、中国、泰国和印度北部也有种植。
荔枝在五月和六月收获,可以鲜食、晒干或制成罐头食用。荔枝籽可以切成薄片、晒干或入药,称为荔枝核。
在我们常说的荔枝果皮中,糖分主要为葡萄糖(66%),少量蔗糖(5%),蛋白质1.5%,脂肪1.4%,维生素C(每100克种皮液中平均含40毫克),维生素C2,维生素A和B(这两种维生素一般只在新鲜种皮中存在,干燥后往往会流失),柠檬酸。
荔枝籽含单宁1-1.5%,灰分1-1.2%,水分10-12%,脂肪5-6%。荔枝籽含有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

荔枝的用途和用量
根据阮志芳医院网站的文章,种皮自古以来就被用作食品和药物。古代文献记载,种皮味甘酸,性平温,无毒。它具有补血、止渴、消肿、治疔疮、多食美容的功效。然而,古代也有作者认为,大量食用会导致发烧、流鼻血和牙痛(《茂希翁》和《黄公子》)。每日服用10-16克干燥种皮。
荔枝籽(学名Lê chi nhân)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物。据古籍记载,荔枝籽性味甘、涩、温,无毒。荔枝籽具有祛寒、祛湿、化瘀的功效,是治疗阴囊肿痛(疝气)的良药。荔枝籽也用于治疗小儿腹泻。每日服用4至8克,可制成散剂或煎剂。
此外,人们还用花、树皮和根制成汤剂漱口,以治疗咽喉痛和牙痛。
荔枝的一些疗法
《健康与生活报》援引了范春生教授关于荔枝的一些药用配方:
胃痛、恶心:将荔枝核烤熟,剥去外壳,每次吃6—8克,每日2次。
胃痛:荔枝核3克(制备方法同上),木香2克,研细末,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痛经或产后腹痛:荔枝核20克,香附40克,炙熟,研细末,每日6-8克,用淡盐水或米汤送服,每日2次。
女性小腹疼痛(附件痛),如针扎般:荔枝核同法切片,炙至黑,八角等量(4-8克)炒熟,研细末,温酒送服,每日3次,连服数日,直至症状消失。
男性气胀(腹股沟疝、疼痛性睾丸炎):荔枝核同上,炒至金黄色,八角(炒香),金橘核(橘子)炒至金黄色。
3味药材各适量,研为细粉,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每次6-8克。
儿童根据年龄减少剂量
亦可单用荔枝核烧炭,兑酒饮用,每次4-6克。或取上述炮制的荔枝核、陈皮各10克,煎至金黄,硫磺3克,研细末,分2次服用,每日1剂。
脾虚泄泻:荔枝7个,大枣5枚,煮水,每日多次饮用。
治呃逆:荔枝7个,生姜6克,红糖4克,煮熟饮用。
牙痛:青荔枝,加少许盐或烧成灰,研细,擦于牙根上。
吃荔枝的注意事项
《胡志明市法律报》援引国家营养研究所的话说:
- 消费者绝对不要食用青荔枝或未成熟的荔枝,避免食用荔枝籽或咀嚼、咬荔枝籽。
- 消费者不宜在饥饿时食用荔枝,因为新鲜荔枝中的糖分会导致血糖突然升高,引发炎症或头晕、恶心等症状。因此,为确保安全,建议饭后食用荔枝,以免发生低血糖。
营养研究所还指出,荔枝种植区的人们如果怀疑食用荔枝中毒,需要补充葡萄糖以防止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