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10分作文引发了关于教育方法的诸多思考
“学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场所,应该打破一成不变的规则和普遍保守的教学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水平、特点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一位来自中国四川省的12年级考生在高考题中运用了孔子的形象及其教育方法。他以此表达了对学校教育教学方法的看法和期望。这位考生认为,学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场所,应该摒弃一成不变的规则和千篇一律的保守教学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水平、特点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和评估方法。
这篇题为《以不同待人,不求不同》的作文是2016年中国高考第三篇满分10分的作文。从作文题目、看图论证到选题表达,这位高三的考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关注的不是分数和学习压力,而是教育方法。
![]() |
中国自选作文题目考试题。 |
任务:
区别对待,但又不失差异……
表扬和责备之间有什么区别?对第一个人来说,这就像100分和98分之间毫厘之差。对第二个人来说,这就像中等偏下和中等偏上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看似毫无意义,但仔细想想,就会明白其中的逻辑。
正如人们常说,人类生来就不公,从婴儿啼哭的那一刻起,每个生命都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拥有各自所谓的善恶价值。人类生来如此,又怎能划出一条划一的界限,设立脆弱的规则,去比较每一个新生而独立的生命呢?
三千年前,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即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孔子有三千个学生,有的富可敌国,有的官至高官,形形色色,没有一个学生是完全相同的。然而,孔子却被后世尊崇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根本原因就在于孔子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取长补短,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取得了各自的学习成果。
社会应该对每个人有不同的要求,就如同运转的机器不能缺少发动机的轰鸣声,而机器上默默安装的一颗颗不起眼的小螺丝钉也不能被忽视。
对于图中第二个学生来说,90分太高了,他可能永远也达不到,达到平均水平已经是他能力的极限了。如果我们用同样的标准来评判不同的人,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其他奇特的才能,而这些才能往往会被遗忘。
我们的社会也需要被区别对待。就像宇宙飞船的研发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十位以上的数据。然而,文学和诗歌中自然、慷慨、热情的精神,只需要足够的表情和面部描写……
每个行业、每个职业、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有其不同的优势,但他们都展现出能够群策群力、各展所长的能力。从以上方面来看,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人才的场所,因此我们更应该打破陈规,摒弃保守观念,创新观念,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像用不同的刀刃,将学生雕刻打磨成独一无二的人才,培养出具有不同实力和天赋的国家栋梁。以工匠之心,区别对待,以不同的标准,同样的期待。
我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息,每件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我个人希望成为一个拥有慷慨精神、能够展现自己独特风格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对待,而不是与众不同。
根据丹特里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