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菜的形状像一口棺材,里面放着一片约5厘米厚的脆皮吐司,中间挖空,上面盖上盖子。
 |
过去,台北还不是台湾的首府时,南部城市台南曾被视为这个岛国的行政、政治和经济中心。人们蜂拥而至,经商兴旺,使这座城市日益繁荣。正因如此,台南的文化,尤其是美食,呈现出显著的多元性。许多菜肴已成为吸引游客的特色菜,例如肉酱烩面、鸭肉炖面、煎牡蛎,以及独具特色的棺材面包。照片:bentonions。 |
 |
棺材面包是由一位名叫许姓的厨师于1940年发明的。他最初将这种面包命名为“沙卡利巴”,这是日语中“娱乐中心”的发音,因为台南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休闲聚会的地方。图片:Lataco。 |
 |
然而,由于这种面包的形状像棺材,后来被改名为“瓜菜板”,在台湾语中意为“棺材”。凭借其独特的名字和独特的风味,这道菜迅速在台湾各地,尤其是在夜市地区传播开来。后来,许多人改变了这种面包的称呼,但“棺材”这个名字却深深地印在了食客们的心中,于是它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照片:Sakaratrina。 |
 |
传统的棺材面包本质上是一片厚约3-5厘米的脆皮吐司,中间挖空,盖上盖子。里面的馅料是土豆、胡萝卜丁、青豆、猪肝、肉、虾和其他一些芳香蔬菜,口感顺滑,令人难以抗拒。图片:Lataco。 |
 |
如今,为了让食客们有更多选择,许多新的馅料被创造出来,例如牛肉酱蘑菇馅、海鲜馅,使这道菜的口味更加丰富。有些人甚至把棺材面包做成夏威夷风味,加入熏肉、洋葱和菠萝。此外,喜欢甜食的食客还可以选择甜味版的棺材面包,搭配香蕉、草莓、芒果、桃子等水果…… 图片:butterfringers。 |
 |
棺材饼一直是台湾最著名、最受欢迎的街头小吃之一。从高档餐厅到平价小吃店,游客在台湾随处可见棺材饼的身影。不过,选择夜市来一趟,或许能带来更别致的体验。图片:365dining。 |
据VNE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