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总理汇报清化海域鱼类异常死亡事件

DNUM_BBZAJZCABG 14:42

9月10日,清化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德权向政府总理签署公报,通报静嘉县静海乡和宜山乡沿岸发生鱼类异常死亡事件的情况。

Cá lồng nuôi ở vịnh đảo Ngọc, xã Nghi Sơn, huyện Tĩnh Gia bị chết hàng loạt, được bà con ngư dân vớt lên ngày 8-9 - Ảnh: HÀ ĐỒNG
9 月 8 日,静嘉县义山乡玉岛湾笼养的鱼大量死亡,被渔民打捞上来 - 图片:HA DONG

清化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室消息称,通报内容明确指出,9月7日、8日上午,清化省人民委员会收到静嘉县领导反映的关于静海、宜山两乡海域野生鱼类及当地居民网箱养殖鱼类非正常死亡情况的报告。

笼鱼、海鱼全部死亡。

经有关部门调查核实,9月5日至6日,静海乡渔民在宜山炼油石化厂项目后近岸海域捕捞时,距离海岸300至500米处发现多种水产品(如比目鱼、鲶鱼、螃蟹……)异常死亡并漂流到岸上。

据静海乡人民委员会统计,此次收集的死鱼重量约100公斤,乡人民​​委员会已将死鱼收集掩埋。

9月8日早上7点左右,宜山乡网箱养殖区也出现了网箱养殖鱼在水中挣扎、大量死亡的现象。该事件在网箱养殖区同时发生,其中许多网箱养殖鱼完全死亡。

据宜山乡人民委员会统计,受影响户数为21/66户,受影响网箱数量为207/1,391个,网箱鱼死亡数量达47.45吨,包括石斑鱼、鲷鱼、鲈鱼、红鲷鱼等。

接到网箱鱼意外死亡的消息后,宜山乡政府和静嘉县专业机构要求群众将未死亡的网箱鱼移离红褐色水体,并指示渔民收集死鱼,按规定进行销毁。

同日,9月8日,在静嘉县海燕乡北燕村沿海地区,人们发现死去的天然鱼漂流到岸边。

群众收集的总量约有200公斤,有比目鱼、鲶鱼、螃蟹……公社人民委员会把这些死鱼收集起来掩埋。

至9月9日,红褐色的海水已漂回岸边,不再有笼养鱼死亡的现象。

等待最终结果

近日,清化省人民委员会指示自然资源与环境厅配合相关单位对从拉邦渔港(海平乡)至宜山乡一带的水域进行海上勘测。

检查发现,海面上漂浮着零星的死鱼,调查航线海水水质颜色正常,但在宜山炼油厂港区,海水呈红褐色。

宜山乡整个网箱养殖区海水颜色较深,呈红褐色,并含有大量悬浮沉积物。上述海水现象与静海乡渔民在海上捕捞海鲜时发现大片红褐色海水的描述较为吻合。

检查时,自然资源与环境厅从网箱养鱼死亡区域、宜山炼油石化厂港区和近岸海域采集了海水样本,送交海防市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实施。

初步分析结果如下:

在鱼笼死亡区域(宜山乡)采集的水样:发现海藻 - Creratium furca 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密度约为 800 万个细胞/1 升海水。

在宜山炼油石化厂港区采集的水样中,检测到的藻类种类也是主要种类,但密度较低,约为50万个细胞/升海水。

由此可以初步判断,造成上述野生鱼类和网箱养殖鱼类死亡的原因是受到海水中毛细藻类——裂齿海藻(Creratium furca)的影响,该藻类大面积高密度爆发(又称藻华)。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静海乡和宜山乡海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陆大量有机物随雨水流入河口进入大海。

其余海水水质分析结果和鱼类样本(由清化省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兽医局采样分析)目前正在等待最终结果。

清化省人民委员会建议政府总理指示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派出专家、科学家到现场进行检查,查明鱼类死亡的具体原因;指导如何应对藻华现象;将宜山炼油化工厂港区沿海水质监测点纳入相关部门年度国家环境监测计划网络。

根据静海乡和宜山乡人民委员会的报告以及当地渔民的经验,大多数死亡的野生鱼类都生活在海底。笼养鱼类通常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水环境。

往年也有网箱鱼死亡的情况,但这次的死亡情况与以往不同,死亡数量更多、面积更大、时间更短,人们来不及把网箱搬到其他地方去救鱼。

据TTO报道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向总理汇报清化海域鱼类异常死亡事件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