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工人安全——企业的“宝贵资本”
保障职业安全、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提升劳动者及员工的生活品质,是打造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重要目标。企业需要尊重员工、关心员工、投入员工、分享员工成果,培育这一份“宝贵的资本”。
弥补纪律和劳动安全法规的“漏洞”
根据越南劳动、荣军和社会事务部劳动安全局2023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共发生7394起职业事故,其中死亡662人,死亡人数699人。因职业事故而受重伤的人数为1720人。
2024年第一季度,发生了影响工人健康和生命的严重事件。

典型案例是乂安省义禄县周仙有限公司62名工人患尘肺病的事件,该事件暴露出许多缺点和漏洞。特别是,对职业安全卫生的检查、审查和监督工作还不够彻底,违法行为没有被及时发现和严肃处理。
越南总工会认为,周田有限公司事件表明,企业在职业安全卫生、预防职业事故和职业病方面的资源投入仍然较少,尤其是中小企业。
同时,许多企业几十年来一直实行技术装备引进体制,主要引进关键生产技术装备,安全生产和劳动卫生技术装备相对匮乏,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科学评估的问题,需要从政策、管理到组织、实施,从当前到长远,有全面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劳动安全卫生研究院院长阮英寿评估道:“劳动安全卫生检查、监督工作还不够深入,没有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或者发现后处理不严格;没有下定决心要求劳动者正确、全面地执行规章制度、标准、规程、规定和技术安全措施”。
最近,安沛水泥矿产股份公司水泥厂在维修一条石料破碎生产线时发生了一起特别严重的工作事故。
事故造成7人死亡,3人受伤。初步查明事故原因是破碎机电机故障,导致直接进行维护和维修工作的工人发生事故。

佩戴标准防护装备可以克服工作事故的主观原因。
面对上述严重事故,政府总理范明政于2024年4月22日向公安部、建设部、劳动部、荣军部、社会部部长、安沛省人民委员会主席签署第39/CD-TTg号批示,要求迅速克服事故后果,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总理还要求该省指示加强检查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该地区建筑材料生产活动中违反劳动安全规定的行为,绝不让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上述这起令人痛心的严重事件,不仅给企业和工人敲响了“警钟”,也暴露出双方在纪律、安全规章、劳动卫生、事故预防等方面存在的诸多“漏洞”。
职业安全健康科学研究所通过实践调查,指出导致职业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大类,包括: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和工作环境原因。
客观原因是人类无法决定、无法感知、也无法预测的外部因素。这类原因通常占比很小,约为3%。通常,这是由于设备使用时间过长且未定期维护,导致损坏或失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管理委员会和雇主需要要求设施部门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导致工伤事故的原因中,主观原因占大多数,高达73%。
这些原因源于疏忽、粗心和马虎。单位完全可以克服这些主观原因,避免不幸事件的发生,例如:工人不戴口罩、不穿防护服;工作时使用打火机、香烟或易燃物品;机器设备不完整,长期运行损坏且未及时维修,超范围作业导致劳动安全隐患;没有警示装置,光照不足;工作场所周围没有围栏设计。此外,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也是造成劳动事故的原因,例如粉尘、有毒、危险环境……
阮英诗博士指出,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降低对人体健康的损害,雇主、承包商和投资者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工厂的机械设备。及时维修损坏的机械设备,确保工人在工作期间的安全。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并在使用前让他们掌握全面的机器操作技能,避免工人不懂操作却试图启动机器,从而引发意外事故。
此外,各单位需组织培训和演习,提高认识,快速处理情况,减少严重后果。在施工现场使用防护网和围栏;同时,设置警示标志和荧光标识,方便人们识别。此外,雇主每年都需要规划生产、经营和职业安全卫生措施。
确保安全的环境并提高工人的生活质量。
除了职业安全卫生问题外,近年来,保障劳动者安全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也是各级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越南总工会副主席吴维孝表示,工会组织与公安部正努力落实第04号规定,配合组织开展多项具体活动,确保工会会员和工人的安全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
吴维孝表示,近年来,受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不少工会会员和工人的生活陷入困境。订单减少、工作减少、失业导致收入减少,许多人陷入困境。犯罪分子趁机渗透和袭击,包括高科技犯罪、信用诈骗、黑贷、毒品等多种犯罪形式。
不少工业园区发生故意伤害、诈骗、抢劫等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案件,工人是受害者,但有时也是犯罪的实施者。
吴维孝强调:“在按照越共十三大决议重点建设现代化、强大的工人阶级的背景下,工人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对我们而言是重任。为了使工人队伍继续成为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事业的宝贵资源,保障这支队伍的安全保障是一项重大挑战。”

应重视安全培训,让工人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
吴维孝先生表示,工人生活缺乏安全感正在导致许多后果,因此需要采取许多战略性和紧急的解决方案,以便工人能够在工厂里安心工作,并有像回家一样安全的感觉回到租住的房屋。
越南律师联合会常务委员、新闻局局长阮文豪律师在辨别和具体说明诈骗团伙的特征时表示,诈骗团伙常常利用受害者的心理,制造一些能激起受害者贪婪或恐惧心理的情景,例如亲属遭遇紧急事故、受害者银行账户被冻结、中大奖等难以核实的情况,以便在短时间内操纵受害者。
嫌疑人往往表述不清,使用负面语言煽动情绪,例如“只剩一次机会,情况危急,会来搜查房屋或逮捕……”。为了增加说服力,嫌疑人会了解受害者的关系,知道受害者近亲的姓名。
面对日益复杂的诈骗手段,律师指出,人们,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工业园区和工厂工作的工人和劳工,需要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做好坚强的心理准备,认真采取行动,例如:不要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在转账、提供OTP代码或电子银行账户信息之前,务必检查请求的真实性;设置社交网络账户安全,采用两层身份验证来提高安全性;不要在未知或不安全的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
为提高打击高科技犯罪的配合效力,防范工人、劳工遭受高科技犯罪的风险,公安部网络安全与高科技犯罪预防局第五局副局长黎英俊少校提出多项解决方案,重点审查、研究建议国会、政府和相关部委颁布并逐步完善有关预防、打击和处理高科技犯罪的法律文件体系。
当局和工人自身需要及时发现犯罪分子的新方法和新伎俩,并提出预防和遏制解决方案。
据越南劳动荣军社会部称,与2022年相比,2023年劳动事故状况在多项关键指标上均有所下降,包括发生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发生严重劳动事故的人数等。
其中,重大工伤事故起数减少58起,同比下降8.06%,死亡人数减少7.29%;事故起数减少4.2%,受灾人数减少4.7%。
劳动关系领域工伤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均呈大幅下降趋势,其中死亡事故起数下降11.44%,死亡人数下降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