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4·30”至“5·1”假期期间义安省交通安全秩序
义安省人民委员会刚刚发布 2025 年 4 月 23 日第 10/CD-UBND 号批示,要求确保 2025 年 4 月 30 日至 5 月 1 日假期和夏季旅游旺季期间该省的交通安全秩序并满足人民的出行需求。
据此,省人民委员会主席要求:
省警察局:
——指示各单位、地方公安机关加强巡逻,严厉查处公路、铁路、水路交通秩序安全违法行为,特别是重点查处造成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积极预防、制止、及时制止和严厉处理聚众扰乱社会秩序、非法赛车和抗拒执法的行为。

同时,制定交通疏导方案,确保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和交通事故高发区域交通畅通,保障交通安全。
建设部:
——指导道路、内河运输经营单位制定合理的客运组织计划,确保交通安全,减少交通拥堵,满足群众节假日出行需求。
要求运输企业和主要交通枢纽(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搞好环境卫生,遵守交通秩序和安全法律法规,提高服务质量,并按照线路、时段、服务种类等公开票价。
检查交通运输经营活动中交通安全保障规定的执行情况,对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指导已开发道路施工单位落实安全保卫措施,引导车辆顺畅安全通行,避免在建和运营道路上发生交通堵塞或事故。
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和指定路线交通安全系统的管理实施和定期维护。及时处理新出现的交通事故点;审查和补充信号系统和标志,确保交通参与者易于识别和方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配合第二公路管理区和地方有关单位检查、审查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信号系统)、与南北高速公路、宜山—演州、演州—白沃路段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计划,确保节假日期间交通安全。
.jpeg)
健康服务:指导医疗机构、诊疗机构增加人员、车辆、医疗器械和药品,确保最大限度发挥交通事故受害者救护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时的人员损失。指导、指导、检查、考核所辖救护车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文化体育观光部:指导下属机构、要求相关组织和个人将交通安全保障纳入全省旅游活动组织工作,特别是确保车辆安全、连接旅游景点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游客服务的停车场和车辆存放设施的安全。
教育培训部:指导全省各教育机构有效落实政府总理2023年12月21日第31/CT-TTg号指示和省人民委员会2014年1月19日第53/KH-UBND号计划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学龄儿童交通秩序安全保障工作;要求家长在暑假期间采取措施对子女进行教育和严格管理,绝不交出车辆或让无资质人员驾驶摩托车、轻便摩托车通行。
省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省各群众组织、新闻广播机关:加强交通安全法规和安全交通参与技能的宣传普及,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驶;开车时不使用手机;过铁路道口、由支路转入主路时要停车注意安全;骑乘摩托车、踏板车、电动自行车要戴制式安全帽;乘船要按规定穿救生衣;采取措施减少摩托车、踏板车事故、船事故、铁路道口事故等。
相反和地方,省人民委员会建议:
——地方人民委员会主席指示各机关、单位、职能力量加强宣传,动员人民遵守交通秩序、安全的法律规定。
采取严格计划管理措施,组织安全畅通的交通,密切配合做好群众出行引导和支持。
全力防止特别重大交通事故,特别是在交通事故高风险路线和地区以及交通拥堵地区发生;向省人民委员会主席全面负责确保该地区的交通秩序和安全。
- 组织旅游活动、危险蜿蜒山路、事故多发地区,要组织宣传引导,要求驾驶员在蜿蜒山路、夜间等路段遵守交通规则和事故预防指示,并根据实际交通量制定相应的交通疏导方案,防止在管理区域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已运营渡轮码头的地方要安排专人定期检查,防止重点渡轮码头超员;增设救生设备,并对渡轮旅客救生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坚决取缔非法运营的内河码头和不具备安全保障条件的车辆。
- 铁路经过的地方,特别是自开道口、车流量大的地区,要落实预防铁路交通事故的措施,安排护卫人员和交通引导人员,防止铁路交通事故在该地区发生。
人民委员会省也道路管理区 II 提案
指导交通管理单位加强检查、总结和改进交通安全体系,确保所辖国道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特别是1号国道、7号国道、46号国道、46C号国道、胡志明路等主要交通轴线以及通往该地区旅游区的路线的安全;及时处理新出现的交通不安全点;检查、补充信号系统和标志,确保其易于识别,为交通参与者提供方便。
——指导在建和运营路段、线路施工单位落实交通秩序和安全措施,引导车辆安全通行,避免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布置充足的交通信号灯、标志,疏通未完工路段的衔接,确保交通畅通安全。

检查与高速公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确保与高速公路交叉口不发生交通拥堵或交通事故。
省人民委员会责成省交通安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定期监督、检查并督促相关部门和地方人民委员会认真、有效落实本批示。
同时,要求各有关部门、行业、地方人民委员会公布机关、地方保障交通秩序安全热线电话,接受群众对节假日期间交通秩序安全问题的意见反馈;确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接收信息,解决和处理可能发生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