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国宝
富寿省目前保存着四件雄王时期的国宝,包括:奥姑母像、雄王庙铜鼓、一套铜带扣和芽庄藏品。这些珍宝在越南是极为罕见的遗产。
雅章玉器被视为千年历史文化的灵魂,在富寿县,提到雄王时代的珍宝,就不能不提这件特殊的珍宝——雅章玉器。历史上,雅章玉器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力,由玉石打造而成,运用多种工艺,包括磨削、凿刻、钻孔、锯切,打造精细的对称凹槽和极其精致的放射状孔洞;此外,还运用了打磨、抛光、V形斜边、鱼尾形斜边等技艺,达到了极高的审美水平。玉石的精选和与之相辅相成的石材加工工艺,成就了雅章玉器的独特之处。迄今为止,唯一一件雅章玉器被发现于文朗国最初的都城富寿县。

雄王庙铜鼓于1990年在越池市希强乡潘义山出土。该铜鼓采用青铜铸造工艺,装饰技艺达到顶峰,其上的纹饰精致、丰富、风格独特,反映了雄王时代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鼓面直径93厘米,底径94厘米,高66厘米,重90公斤,材质为黄铜,属Heg I型C组。这是越南和东南亚已知东山鼓中最大的东山鼓。鼓面铸造厚实,中间为日轮,日轮周围有3条连线组成3个同心圆,中间有2个空隙,空隙间有9个纹饰。鼓身分三部分,其中:鼓身近鼓面鼓腹,直径1米,高18.5厘米,饰以造型纹饰,纹饰环由5个小环组成,自上而下依次排列;鼓背高27厘米,直径80厘米,有8个长方形边框,边框上饰造型服饰,边框与竖环相间;鼓底鼓腹超过腰部,直径98厘米,近腰部鼓腹2厘米,无纹饰,其后为同心圆环。

这件铜质腰带扣于1976年在越南国家博物馆越池市土山坊Ca村考古遗址出土,是迄今为止在富寿省发现的第一件也是唯一一件独特文物。腰带扣长21厘米,宽5.5厘米,重380克,由黄铜制成,由8只钩在一起的龟组成。根据历史学家和科学家的研究,佩戴这件铜质腰带扣的人都是领袖。除了其历史价值外,这件铜质腰带扣还体现了雄王时期我们祖先精湛的黄铜冶炼技术和高度的审美思想。特别是腰带的装饰艺术非常精致,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腰带各部分的外部都塑造成4只龟的形状,中间夹杂着S形螺旋纹。腰带表面雕刻的龟形图案也具有独特的风格。

国家博物馆承载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印记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不仅肯定了越南的文化底蕴,也汇集了思想精髓。奥姑母像于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博物馆,目前供奉在下化县贤良乡奥姑母庙主殿内。该像是一件独创、独特的文物,图案饱满、鲜明,包含阮朝皇家艺术的许多元素。该像由菠萝蜜木雕刻而成,贴金,通高149厘米,最厚处39厘米,最宽处44厘米。像端坐在独角兽基座上,双手置于膝上,十指结印于宝座上。奥姑母像气质温和,但又非常威严,符合国母的品质。佛像面容圣洁,高额、小鼻、垂耳、三层颈,头戴王冠。佛像身形修长,身着两层衣裳,衣裳雕刻精美,垂至鞋尖,置于一尊卧着的独角兽底座上。

与雄王时代相关的四座国家级文物不仅具有美学和艺术价值,而且见证了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方方面面。由于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开展,国家级文物在弘扬历史价值、激发人们对传统的自豪感、保护意识、传承民族价值的同时,也确保了人民享受文化的权利。职能部门还举办了许多展览活动,介绍包括国家级文物在内的全省代表性文化遗产;加强宣传工作,定期在媒体上宣传文物和国家级文物。特别是,将文物和国家级文物的信息和价值纳入遗产体验教育计划,帮助学生了解文物的历史渊源和价值,从而提高保护意识,为保护和弘扬文物价值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