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

永福报创刊73周年

光伏 DNUM_BAZBAZCACE 16:17

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后,福安省宣传机关出版《Tia Sang》报纸,进行宣传,鼓励人民与饥饿、文盲和外国侵略者作斗争。

这时,永安省传媒局发来了一份简讯……

bao vinh phuc 1
永福报记者在 DK1 站台大楼工作。

永安、福安两省合并时,永福省有两份报纸:一份面向民众的《永福信息报》,一份面向党的《内报》。1951年8月22日,省委宣传部下达第14号指示,要求“将两省报纸合并为一份,并承担省报的采编任务”。

1951年8月22日是今天的永福报诞生的时刻和里程碑。

基于宣传工作在新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地位,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1962年9月3日,永福省委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建立和任命省党报社领导”的第143-QN/TU号决议。决议中,任命省委常务委员、宣传部部长杨德林同志为党报社社长;任命省宣传部部长阮文涛同志为党报社总编辑;省宣传部若干干事同志调任党报社干事。此后,永福报社接收若干同志到内容部工作,并分管行政管理工作。

永福报已明显成熟。报社员工、编辑、记者均为从其他部门抽调的宣传干部,政治素质过硬,大多数人曾在中央宣传学校进修过短期或长期新闻专业。除了专业记者外,报社编辑部也出色地完成了稿件投稿工作。数百名稿件投稿人定期向报社投稿,包括新闻、文章、照片、绘画、诗歌和故事;每期稿件中稿件投稿量占全报总投稿量的50%以上。

bao vinh phuc
永福报的一些出版物。

在内容方面,永福报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担的任务,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人民的生活。“农业技术”、“从三岛到红河”、“好人好事”等栏目为发动全民竞产、建设社会主义、抗美救国运动作出了积极贡献;编辑部干部、记者和员工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地深入基层,生动地反映了“三个准备、三个责任”;“竞赛善于灌溉、善于施绿肥;善于畜牧、善于植树;改进农具、解放肩膀;民兵练习射击美机”等运动。

1968年2月,永福省与富寿省合并为永富省。永福报总编辑阮涛同志被任命为永富报总编辑。多年并肩作战的记者团队、记者、印刷工人……撤离至立石。

1968年3月1日,《永富报》创刊,此后每周出版两期,每期发行量为4500-5000份。

正是在此时,我们发动了1968年春节大起义,全国人民和士兵都为之振奋。《永富报》刊登了大量新闻、文章和照片,为南方各战场取得的辉煌胜利欢呼雀跃。编辑部记者们与全国上下同心协力,积极参与生产,支援伟大的前线,与全省军民携手并进,秉持“敌人进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的精神,及时赶到现场报道、撰写文章、拍摄照片,展现我军民英勇精神,坚决粉碎了试图将北越拉回美国空军“石器时代”的阴谋。报纸上刊登了我国军民辉煌胜利的醒目报道。

随着国家统一,省党部第二次、第三次代表大会和越南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永富报紧紧围绕“一切为了生产,一切为了社会主义”的政治任务。长期以来,该报注重弘扬劳动生产竞赛风气,宣传农业生产先进集体和典型个人,到处开展“胡伯伯鱼塘”和“胡伯伯果园”建设运动。特别是,该报刊登了一系列报道,报道了“绿化荒地和山丘”运动,在山上种植乡土树种,种植木薯、茶叶、漆器……以及畜禽养殖……这些运动都是在生产大队、生产队中以新合同制形式开展的,体现了中央书记处第100号指示的精神。

进入新时期,开始实施五年计划(1986-1990),该计划包含两大战略任务:建设和巩固保卫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当前,当务之急是着力完善管理机制,破除官僚补贴机制,为国家发展注入新动力。报纸做好“集体鼓劲,集体宣传”工作,号召全民努力完成40万吨粮食生产目标;宣传中央关于“价格-工资-货币”改革政策的落实情况。报纸开设了“知之为知之,行之为行之”栏目;“创新思维,创新做事”栏目……报纸发行量近7000份/期。

进入1991年,正值越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年,也是越南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91年6月)召开之年。大会通过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和《至2000年稳定和发展社会经济战略》。……《永富报》继续推动经济管理创新,落实农业领域10号决议,开展文化社会活动,开展国防安全工作,开展党建、政府建设和组织建设……并积极参与反腐败和社会丑恶现象的斗争。许多文章使读者对这一时期建国卫国事业的创新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1992年7月,报纸扩大出版范围;1994年8月起,每周出版3次(周二、周四、周六);1994年8月20日,值八月革命49周年和9月2日国庆节之际,第一份永富周六报纸向读者推出。

1993年至1995年期间,在贯彻落实党的七大和永富省党的七大决议过程中,该报有效地宣传了党的革新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特别是在党的八大(1996年6月)召开后,该报发表了许多总结经验、赞扬先进典型、农民致富、消除饥饿、减少贫困等文章。

永福、富寿两省合并29年来,党委报纸始终坚持原则和宗旨,不愧为党的突击队,将党和国家的主张、政策和法律付诸实践;是全民意志和力量的结晶,为建设和保卫祖国事业、建设和保卫日益富强的祖国作出贡献。

1996年11月,为落实第九届国会第十次会议关于永富省分离的决议,永富报编辑部紧急筹备组织、设备、人员、记者等条件,争取在1997年初恢复富寿报和永福报。

1997年1月1日起,随着永福省的恢复,永福报也恢复了。当时,永福报编辑部有10名工作人员、记者和编辑。阮春图同志被任命为总编辑。

1997年至2000年,永福报社临时在永福总贸易公司总部(永安市吴权坊林林区)办公。

记者、技术人员和编辑的办公设施和办公环境十分简陋(仅有3台电脑、几个文件柜、桌椅和2台照相机)。2000年,报社正式成立。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报社员工和记者不畏艰难,努力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党、政府和人民赋予的政治任务。编辑部迅速协商并搭建了样机,紧急开办。1997年1月1日,永福报复刊后的第一期报纸与读者见面,采用四色印刷,印刷版面1+8,发行量为1600份/期。

截至2001年底,编辑部有职员、记者和工作人员45人。党支部有党员17人,总编辑兼任党支部书记。编辑部设有五个部门:行政部、书记部、读者部、经济部、内务部、社会文化部、党建部。1997年,每周出版2期,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出版;1998年,每周出版3期。记者和同事们密切关注现实生活,及时宣传政策、运动;举办第一届省级竞赛代表大会的竞赛运动;全民团结起来建设文化生活的运动;修建农村公路的运动(主要在安乐)。在生产经营效益竞赛中争创佳绩……在庆祝永福省建省50周年(1950年2月-2000年2月)中争创佳绩。在周报上定期发表报道,提及、分析、剖析许多人们关心的社会问题。

分类体系构建紧密,助力领导和管理板块:乡村故事——城市故事;VAC送温暖;植保绿色温暖;答疑解惑,党的建设;好人——好事连连,历史上的这个月……

1999-2000年,该报投入大量时间,刊登新闻、文章、照片和专题版面,大力宣传各级党代会和省党部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任期2001-2005年)。大力宣传2002年第十一届国会代表选举工作,刊登多篇文章,对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安全、党和政府建设等各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估。特别是报道了2001-2002年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面取得的突破,以及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省级预算收入的增加。该报还举办了“永福的土地和人民”大赛,刊登了数百幅照片和文章,展现了永福的历史文化之美、热爱劳动、生产热情和战斗精神等各个方面,让读者能够了解建省多年后这一特殊时期永福的土地和人民的美丽面貌。

1997年至2001年,该报发行量保持良好:1997年,该报每周发行2期,1998年底增至3期。出版数量从1997年的1600份/期增加到2001年的3500份/期。该报新年特刊和农历新年特刊发行量超过5000份。截至2002年初,全省90%的党支部和党支部已向党委订购该报,比1997年增长了35%以上。该报平均每年发表近4600篇新闻、文章、照片和插图。

该报的新闻、文章和图片质量显著提高,内容种类也日益丰富。除了报道新闻、时事,宣传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安全秩序和社会稳定、社会保障工作、好人好事等政策和方针外,该报还刊登了许多富有战斗精神的文章,其中许多文章探讨了如何打击腐败和社会消极情绪,如何打击犯罪和社会弊病。

2006年3月,该报出版频率由每周4期增加至每周5期,同时调整并维持栏目体系。此时,该报共有干部、公务员、公职人员和记者61人,其中国家工作人员42人。

2007年12月,永福电子报以快速、准确、全面的方式发布和更新社会生活各方面信息,满足读者需求和政治任务的要求。2013年,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永福电子报投资升级界面,新增多项功能,例如:网络电视、广播;英文版;阅读纸质报纸……永福电子报已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电子版,访问量大幅增长,功能多样。目前,电子报拥有近40个版块,内容丰富多样,满足读者需求,同时与全省各部门、分支机构、县、市、镇的网站进行信息交换和提供。

2010年5月1日,《永福周报》正式创刊。《永福周报》围绕文化、社会问题构建宣传专题,深刻生动地反映读者关心的领域和方面,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2011年8月1日,永福省星期日报以“城市经济”为主题开始出版,并开设了一系列专栏,为读者提供较为全面的了解我省各经济领域发展情况的信息。星期日报每期构建和提及的议题逐步满足读者的需求,紧跟近年来我省经济、城市、贸易、服务业发展的步伐。

该报不仅投入资金发展出版规模,每年在传统纪念日之际,还出版专刊,深入宣传活动。

该报逐步提高日报、周末版和周日版内容的质量,首先从管理创新入手,在会议、策划、安排计划、督促检查日报、周报、专题、特刊等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改进。其次,安排和配置合适的人力资源,发挥各岗位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授权和分配责任,合理解决记者队伍的利益问题,创造开放、民主的工作环境、氛围和条件,促进全社的创造力。

为满足出版需求并推进编辑部现代化建设,除投资添置设备外,编辑部总部日益宽敞齐全,还投资购置了记者设备:大多数记者拥有现代化专用相机、笔记本电脑和录音机。与此同时,经省委重视、省人民委员会同意,永福报社于2014年1月实施了电子编辑部项目。2014年10月,电子编辑部投入运行,实现了从发送新闻、文章、照片、视频、剪辑、编辑(步骤)、浏览、发布等封闭式出版流程,按照现代化流程进行管理、检索、统计、记者、编辑活动报告等,优化了出版步骤,提高了可靠性和准确性,减少了人力物力投入。自此,电子编辑部模式不断运行,提高了各类出版物的出版效率,是北部地区现代化编辑部模式之一。

2015年11月,在省委、省人民议会、省人民委员会的重视和批准下,该报社开始投资兴建永福报业印刷厂,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该印刷厂现已竣工并投入有效运营。

2016年至今,永福报党委继续带领全机关干部党员出色地完成省委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报纸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和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宣传计划,贴近实际情况。同时,报纸大力创新内容和形式,为读者提供有益和有吸引力的精神食粮。永福日报、周末报、周日报的版面更加现代化、更具感染力。内容日益丰富,专版和专栏设置明确;永福日报信息量丰富,向读者通报全省、国内外时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国家和省的政策、法律;鼓励和动员各界人士参加劳动生产竞赛;坚决反对错误敌对观点,维护党的思想基础;批判社会不良现象、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不足……协助党委和政府领导和指导圆满完成所赋予的政治任务。《周末报》和《星期日报》深入分析文化、社会、经济和城市问题,为读者提供多维度、更深入的社会生活视角。电子报在表达方式上有所创新,新闻简明扼要,直奔主题;使用大量图片和剪辑,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将电子报打造成为中央级出版物的决议,该报制定了电子报发展规划和项目,并于2019年9月获得信息通信部批准,由电子信息版升级为电子报纸。由此,电子报确定了与现代新闻业接轨的发展方向。内容创新、互动性增强以及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吸引读者等措施均已落实。通过网站、应用程序和粉丝专页访问电子报纸的次数急剧增加,有数以万计的读者访问了某些新闻稿件。

73年来,永福省委报在出版规模、人员配备,尤其是出版物质量方面不断发展。至今,该报每日出版,每期发行量近1.1万份。全省大多数党支部和党委每天都会收到党委报。电子报每日读者量达1.2万至1.5万人次。记者队伍各方面日益成熟,能够满足创新的要求和任务,提高出版物质量,打造专业化、现代化、文化化的编辑部。

凭借73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永福报荣获国家授予的二级劳动奖章1枚、一级劳动奖章1枚、总理颁发的竞赛旗和奖状,荣获省委、人民委员会颁发的多面竞赛旗和奖状。特别是在创刊70周年(1951年8月22日-2021年8月22日)之际,永福报荣获国家主席授予的三级独立奖章。在参加由省和中央政府举办的新闻奖评选中,永福报荣获多项奖项。2022年,永福报集体因在响应第七届金锤镰刀奖中取得的突出成绩而荣获奖状;2023年,永福报集体因在参加第一届奠红奖中取得的突出成绩而荣获奖状。多名记者参赛并获奖,包括2021年度金锤镰奖鼓励奖;2022年度金锤镰奖专题奖;2023年度金锤镰奖三等奖;2023年度第三届捍卫党的思想根基政治征文大赛鼓励奖……

阅读更多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永福报创刊73周年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