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吸引方面的不足
(宝恒)自1999年至今,省人民委员会已发布1份关于吸引优秀人才的正式文件和4项决定……
(宝贤)自1999年至今,乂安省人民委员会已发布1份公函和4项关于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政策决定(其中1项专门针对卫生部门)。然而,在实施吸引人才政策12年后,回乡人才的数量仍然与乂安省人民的潜力不符。
十多年来,义安省仅吸引了145人回乡,其中2名博士、18名硕士、3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其余均为中等水平。教授、副教授、工匠、国家级艺术家等高素质人才并未主动回乡工作。2010-2011年间,随着政策的放宽,义安省吸引了70人回乡,与前十年基本持平,但这些人主要是优秀大学毕业生,只有13名优秀,4名硕士,没有教授、副教授或博士。
吸引人才建设祖国的政策获得了广泛的公众支持,但实施12年后,尽管进行了3次调整,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该省已投入近20亿越南盾用于支持人才引进,但实际上,对于真正的人才而言,金钱远不如工作环境重要。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最重要的是懂得尊重人才。这种尊重人才的态度从接收优秀毕业生向招聘机构提交的求职申请开始就体现出来。很多情况下,拥有优秀或中等学历的本科毕业生不得不遗憾地放弃,让位给只有普通学历甚至非全日制学历的亲戚或“亲属”。
在义安省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失业问题十分严峻。许多人不得不通过游说等手段才能找到工作,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有才华的人如果没有钱“跑路”,就找不到工作。
导致人才吸引受限的客观原因是招聘机制的不完善。由于政府对公务员考试制度进行了规范,考试按岗位进行,只有成绩最高的大学毕业生才能直接录用,而优秀或中等学历者必须通过考试。对于一个岗位,许多优秀或中等学历者参加考试,但最终只有一人被录取,这给应聘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省级的人才吸引政策。另一方面,由于各高校培养水平参差不齐,优秀和中等学历毕业生的素质也存在差异。一所学校的优秀学历可能并不等同于另一所学校的普通学历,甚至存在用金钱购买优秀或中等学历的情况。如果一概而论地规定所有优秀或中等学历的大学毕业生都予以录用,就会出现许多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况。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矛盾,限制了人才吸引政策的实施。
实施人才引进政策12年后,仅有2名博士、18名硕士和3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回乡工作,与义安省这样学习之乡的人才储备相比,这个数字微乎其微。我们也应该考虑从本地资源中培养人才。人才引进是义安省的一项重要政策,但面临诸多不足,导致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也不可能只有困难。问题在于,必须从实践经验中汲取教训,及时调整,才能使这项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
Tran Hong 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