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一名从广宁省到河静省义安省贩毒的“富家子弟”
(Baonghean.vn)——郭友越(Quach Huu Viet)出生于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父母悉心照料他,为他创造一切条件,让他好好学习。然而,郭友越却整天与不良少年混在一起。不久之后,他染上了毒瘾。为了满足毒瘾和挥霍,他与有毒品犯罪前科的人勾结,建立了一个专门从芒街(广宁省)向义安省和河静省供应冰毒的网络,并担任这两个省的“总代理”。
从瘾君子到毒贩
郭友越(1990年出生)生于黄梅镇梅兴坊,生前勤劳好学,乐于助人,深受邻居称赞。然而,成年后,他变得懒惰、贪玩、晚归。他的朋友大多是失业的年轻人,其中许多人甚至吸毒成瘾。此外,由于生活放荡,郭友越不知不觉地染上了毒瘾。
郭友越原本健康,却因吸毒成瘾而日渐消瘦。为了满足毒瘾和个人开销,郭友越在22岁时“卷入”了吸毒案,并因侵吞他人犯罪所得财产而出庭受审。
![]() |
主题 Quach Huu Viet |
越在当地非监禁性改造期间,不肯做正经生意,反而与黄梅镇多名有犯罪前科的人员合谋实施盗窃和非法贩卖毒品。2015年底,越前往荣市和河静市,与多名吸毒人员合谋交换和非法贩卖冰毒,手段极其残忍。
在此期间,荣市警察局毒品调查队在荣市及周边地区发现了一些专门从事非法贩卖冰毒的犯罪嫌疑人。在调查和信息收集过程中,警探们特别关注了两名专门向吸毒者提供冰毒的犯罪嫌疑人,其中包括郭友越 (Quach Huu Viet)。郭友越还是广宁省芒街市至河静省的跨省冰毒贩运团伙的“总代理”。
为了摧毁这起跨省贩毒团伙,越南警方启动了“416D”项目,由荣市警察局毒品调查警察队牵头,并派遣侦察组前往广宁省芒街市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为破案提供有力支持。
追踪
尽管地域辽阔、山路崎岖,专案组的侦探们凭借着极大的决心,查明运往荣市的越南冰毒来源是从中国走私进来的。
从上述特别重要的信息来源来看,专案组制定了抓捕郭有越及其相关人员的计划,是经过周密计算和考量的。在专案组准备部署破案计划的过程中,一名与郭有越冰毒贩卖团伙有关的嫌疑人被义安省海岸警卫队当场抓获。
自从得知“同事”因非法贩毒落网后,Viet一直保持高度警惕和谨慎。一段时间后,他逃离了该地区,躲藏在北部边境省份。
此时,416D特遣队的侦探们奉命抓捕郭有越。经过十多天的跋涉,他们穿越了北部省份的边境地区,找到了郭有越的“营业”地点,距离芒街市约8公里。
这户人家从中国向芒街贩卖杂货。在四个工薪阶层中,Viet是最受老板信任的。因此,Viet的任务是带现金去中国采购货物,然后批发给代理商。然而,侦探们特别关注一个细节:每次去中国之后,Viet都会在晚上离开老板的家,然后迅速骑着摩的消失在中越边境一片荒芜的森林里。
阮友强少校认为,为矿区所有者工作只是郭友越从中国向越南贩卖违禁品的“跳板”,而此人很快就会返回荣市贩卖冰毒,因此决定部署伏击计划,将郭友越当场抓获。
撒网
2016年4月底,侦查人员收到情报,郭有越准备在4月30日和5月1日假期离开广宁矿区返回家乡休息。
专案组认为Viet会携带冰毒“分销”给零售“代理商”,于是安排了两个工作组,部署抓捕计划,将其当场抓获。第一个工作组驻扎在黄梅镇,另一个工作组驻扎在荣市一处地点——Viet经常在此出现,然后将“货物”运送给荣市和河静省的零售毒品“代理商”。
2016年4月26日晚7点左右,特侦组在荣市黎茂坊发现一名头戴布帽的青年男子,其形迹可疑,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经特征比对,侦查员确认该青年男子正是特侦组重点打击对象、居住在黄梅镇的郭友越。
![]() |
扣押的财物。 |
紧接着,抓捕郭友越的计划迅速实施。大约3分钟后,一个陌生人骑着摩托车与郭友越相遇,两人用刚好能听见的音量交谈。郭友越还没来得及骑上摩托车前往运送“货物”的地点,警探们就冲了进来,将他控制并逮捕。
摩托车手趁机钻了个空子,迅速逃之夭夭。专案组检查了郭友越(Quach Huu Viet)的帽子,发现了5个信封和1个Vinacafe咖啡包装袋,里面装着郭友越所说的白色颗粒,是甲基苯丙胺。随后,郭友越被带到荣市警察局接受进一步调查。
在此案中,郭友越(Quach Huu Viet)供认,上述数量的冰毒原属于广宁省的一名嫌疑人,该嫌疑人要求郭友越将其带到荣市,卖给居住在河静省的一名嫌疑人(该嫌疑人已逃走),但郭友越不知道嫌疑人的姓名和具体地址。返回黄梅县之前,郭友越没有回家,而是租了一间房过夜。
事发后,郭有越立即出现在冰毒证据被解封的房间,但仍然态度顽固,拒不配合。在整合案情和证据后,荣市警察局近日对郭有越提起刑事诉讼,对被告人提起公诉,并对其作出临时拘留决定,罪名是非法买卖、储存毒品。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仲德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