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垃圾模拟”束手无策?
(Baonghean.vn)——尽管当局已采取多项措施防止“垃圾SIM卡”问题,但现实中,“垃圾SIM卡”依然猖獗,给民众带来不便,也给管理带来困难。
不断骚扰
根据2017 年 4 月 24 日政府第 49/2017/ND-CP 号法令,规定了邮政和电信、信息技术和无线电频率领域的行政处罚,手机 SIM 卡注册(签订合同)时,必须提供个人身份证件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国籍、身份证件号码、签发日期、签发机关或签发地、永久居住地登记地(越南公民)。尤其需要提供根据表格、一般交易条款直接签署合同的人员照片(移动电信服务);用户信息确认书的电子副本或带有电子签名的用户信息确认书(预付费移动电信服务)……
具体来说,从2023年3月31日起,信息不正确(不是机主)的电话SIM卡将被停用;而到2023年9月10日,一些网络运营商将规定小型零售商不得出售SIM卡号码,而是要求想要购买SIM卡的人前往交易点购买并注册……
虽然针对“垃圾卡”问题的监管已相当严格,运营商也开设了热线电话,方便用户举报“垃圾卡”并进行处理。然而,现实中,“垃圾卡”依然猖獗,给广大用户使用手机服务带来诸多不便。

家住荣市的阮女士反映:近日,她的手机不断收到骚扰短信、推销商品等,来自+84857638748、+84942586651、+84914479564等号码……这些号码不分昼夜不停地发来信息,让人很烦……
不仅Thu女士,许多人也反映自己受到陌生电话号码的骚扰,这些号码发送的内容与“提供应召女郎服务”相同……并附有Facebook、Zalo或Telegram链接。访问这些链接的用户将失去网络连接,或被Facebook或个人账户盗用。
甚至有不少人抱怨,他们没有向任何个人或组织提供自己的电话号码,但不知何故,陌生号码不断发短信、打电话骚扰。不少人利用“垃圾SIM卡”冒充警方代表、执法机构、网络运营商、保险公司员工、邮局、电信部门……索要资料用于调查或偿还债务……

事实上,虽然有规定禁止小商店和代理商出售SIM卡和号码卡。然而,现实中买卖SIM卡的现象依然猖獗。尤其是在社交网络或电商网站上,只需输入“购买SIM卡”一词,就会出现许多买卖SIM卡和号码的商店。从普通的SIM卡和号码到精美的SIM卡和号码,应有尽有。许多账户甚至承诺为客户注册和激活……
尤其是,尽管法规要求使用个人身份证明文件注册手机套餐,甚至要求拍摄并拍摄个人面部照片才能注册,但许多人仍然使用假证件激活“垃圾SIM卡”。具体来说,这些人在获得假身份证明文件后,会注册购买SIM卡,并使用Deepfake等人脸编辑软件“绕过”网络运营商在注册套餐时拍摄并拍摄面部照片的规定。

2023年7月,乂安省刑事警察局(乂安警方)逮捕了居住在河静省的两名嫌疑人,分别是阮世俊(Nguyen The Tuan,1989年出生)和武忠辉(Vo Trong Huy,1988年出生),罪名是“伪造机关、组织印章和文件;使用伪造机关、组织印章或文件”。警方初步查明:2023年5月至7月期间,阮世俊和武忠辉使用伪造身份证开设银行账户……,并将其出售给其他人。通过此次事件可以看出,为不良分子伪造个人证件并非难事。一旦伪造文件被用于不良目的,将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需要果断处理
乂安省信息通信部巡视员阮奴兰莺表示,为落实政府总理关于彻底解决预录入用户信息的SIM卡问题、在市场上预开通服务问题、严格移动通信用户信息管理问题的指示,信息通信部已下达计划,指示信息通信部对电信企业分支机构、电信服务提供商、注册大量SIM卡的组织/个人检查用户信息管理法执行情况。
在义安省,成立了检查组,对该地区4家电信服务提供商的33个服务点进行了检查,其中包括:义安电信公司(VNPT)、军事电信集团分公司(Viettel)、义安省移动通信公司(Mobifone)和越南移动电信股份公司(Vietnamobile)。

检查发现,有2家单位设有服务点,配备接入设备,但无法访问集中数据;部分用户的用户信息未按规定存入系统;还有1家单位在市场上流通预先录入了用户信息、预先开通了移动服务的用户SIM卡(Vietnamobile)。
阮努兰樱女士补充道:“检查组随即对越南移动电信股份公司处以行政处罚,因其存在‘在市场上销售和流通预先输入用户信息的用户SIM卡,为用户SIM卡开通移动服务但未按照形式和一般交易条件履行或完成合同’的行为,符合第15/2020/ND-CP号法令第33条第7款b点的规定,罚款3000万越南盾。”

越南义安省 Vinaphone 管理单位 VNPT 义安商务中心副主任黎泰夏女士表示:“自 3 月份以来,网络运营商,特别是 VNPT,一直致力于与政府和信息通信部合作,规范用户信息。我们将屏蔽所有数据与国家人口数据不匹配的用户,以便客户完善信息记录。不匹配的用户将于 4 月 30 日和 5 月 15 日之前被屏蔽。我们还承诺遵守销售渠道不预激活 SIM 卡的规定。通过自我审查,如果我们发现任何违法销售渠道,我们将被处以 1000 万越南盾的罚款直至解雇。特别是,自 9 月 10 日起,信息通信部还要求所有外部渠道(零售店)停止激活用户信息,只允许 VNPT 交易点进行激活。
由此可见,规定在注册和激活手机SIM卡时必须登记准确的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公民身份证、签发日期和地点……),是一项完全合理的政策。这将有助于确保移动用户信息与国家人口数据库同步连接,方便人们在SIM卡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使用电信服务,同时保障人们在使用国家公共服务门户网站或银行、保险等非电信服务时的权利……
然而,仍有不少人将“垃圾SIM卡”用于不良用途,影响社会秩序。因此,为了彻底杜绝此类问题,一些意见建议,民众自身不应将个人电话号码提供给任何不认识或不信任的个人、组织或应用程序。电信服务用户也需严格遵守用户信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主动前往电信运营商登记用户信息,不购买已注册并激活的SIM卡,避免使用非本金SIM卡带来的法律风险。
此外,要严厉打击利用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程序伪造信息、更改个人证件照片上的身份证号码和公民身份证号码,从而实施标准化合同(销售预激活SIM卡)的服务提供商。
同时,也需要明确移动服务提供商在放任“垃圾SIM”问题发生时的责任。毕竟,“垃圾SIM”需要依托网络运营商的平台才能运营,如果不严格处理,民众和用户将无法逃脱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