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是孝道与喜乐的盛大体现

November 15, 2016 21:54

(Baonghean)——孝道和快乐永远是生活中的重要事物,始终受到政策制定者和公众舆论的关注……

我们之所以对婚丧嫁娶问题感兴趣,是因为自1998年以来,中央政治局发布了关于“在婚丧嫁娶和喜庆活动中推行文明生活方式”的第27号指示。文化部和一些省市也已将这项政策具体化,灵活运用到各地。最近,义安省出台了关于婚丧嫁娶和喜庆活动的决定。

如果婚礼和丧葬只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是各家各户的私事,遵循礼仪习俗,不影响他人,那倒也没什么。然而,近来媒体和舆论反映的现实是,各种“盛大婚礼”、“亿万婚礼”甚至“数十亿”婚礼,新娘坐“豪车”,还有众多娱乐圈大牌歌星捧月;新郎新娘手戴金光闪闪、脖子弯曲……不禁让舆论怀疑,如今的富豪们竟然也患上了“浮夸病”。

Ảnh minh họa
插图照片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人民的钱,他们想做什么是他们自己的事。” 没错,这是人民的钱。但重要的是,人们如何用钱来炫耀、来嚣张,如何为全村全公社举办派对、如何通宵唱歌跳舞、如何让孩子戴上金饰、如何公开展示价值数百亿越南盾的结婚礼物供媒体报道……这些才是需要讨论的。

我想知道,这样的婚礼是否会让他们的孩子比别人的幸福增加一千倍、一万倍!它是否会帮助这对夫妇理解幸福、爱与真诚,以及与亲朋好友分享生活的基本价值观……

婚礼是喜事。即使规模再大,也算喜事。邻居们稍微有点不高兴,也很容易就放过了。办一场盛大的葬礼才重要。

无论尊卑贵贱,人终将归于尘土。“死者之事,在于了却其事”,后人都希望为逝者举办一场有意义的葬礼,祈求逝者早日解脱。因此,精神仪式始终备受重视,每位房主都希望以最体贴、最尊重的方式进行。

正所谓“富贵生礼”,如今很多富裕家庭举办的葬礼都比平常规模更大。或许在他们看来,葬礼规模越大,越能体现对逝去的祖父母和父母的孝心。然而,当人们说有些葬礼是“为生者”举办的,而不是“为死者”举办的,舆论的解读却截然不同!

丧事吃喝玩乐,等待好日子或远方的子孙回来,很多家庭办丧事要五七天,甚至十多天,还要请很多僧人念经,祭祀,仪轨繁复,还要敲锣打鼓,给邻居带来很多麻烦。

葬礼本是家庭事务,但现在很多地方都变了。人们把自己的葬礼变成了邻居的葬礼,八度乐队用扩音器扩音,僧侣们用麦克风念经,仿佛不这样做,神佛就听不到他们的祈祷,也不懂死者家属的心!有些地方甚至雇人哭丧,而且哭得声音很大,否则会被人批评为“无泪葬礼”……

我不知道这样的葬礼,死者的灵魂是否能够安息,但即使葬礼上号啕大哭,或者载歌载舞(像南方有些地方请乐队演奏),表达主人的孝心和哀思,受苦最多的还是邻居们。

人的生命,纵然活到百岁,终究会逝去。如果我们生前不为彼此做些善事,那么死后,无论我们多么哭泣,多么哀悼,多么悲痛,都为时已晚。人一旦躺下,就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一切的终结,一切爱恨情仇的终结。到那时,一切恩情礼让都将归于尘土,化为虚无。

红白喜事,“鬼骂婚”大概每一代都会发生。然而,要文明地对待这些喜事和悲事,受害者需要有新的视角、新的行为和新的行动。

顺化映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病”是孝道与喜乐的盛大体现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