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大火

February 5, 2013 20:34

(Baonghean)- 有一位烹饪研究员通过对中南北三个地区厨房的观察,了解了每个地区人们的性格。他评论说,越南厨房里最常见的东西非常简单,通常是白米饭,配鱼露、酱油、蔬菜……偶尔会有一点肥肉。人们每天吃两顿正餐和一顿小吃。早上的小点心通常是有颜色的食物,如煮玉米、土豆和木薯。乂安人以红薯为特色。红薯被加工成多种类型;生红薯被切片并晒干,煮熟后与芝麻、花生或茄子一起食用。乂安还以清章腌菜而闻名,清章腌菜主要是用嫩菠萝蜜纤维添加生姜和洋葱香料制成的腌菜。中部地区盛产橄榄树和棕榈树,食用橄榄树或酥脆的棕榈树,蘸上芝麻盐和花生,可以增加膳食中的脂肪和蛋白质。这三个地区都有一道共同的汤,那就是Canh Tap Tang,美味又营养。汤里有菟丝子和桑葚的嫩芽,有助于滋补大脑,帮助睡眠。这道汤融合了多种食材:空心菜、苋菜、木耳菜、芋头叶、槟榔叶、南瓜苗、南瓜、丝瓜……,再加一点虾仁、干蝉和田蟹,煮成一道令人回味无穷的美味佳肴。民间有句谚语:“什锦蔬菜美味,什锦孩子聪明”。除夕夜,炉火旁会煮上一锅煮熟的年糕,全家人围坐在火边。包年糕的糯米饭是我母亲很久以前做的。但母亲最希望的是橘子糯米,或者是兴安黄花糯米,这种糯米里有很多莲花和龙眼,糯米的香味浓郁,或者是义路香糯,这种糯米一年四季都黏黏的,其他糯米都比不上。父亲希望包板粽的叶子是老林脚下溪边阳光充足的嫩冬叶,这种冬叶宽大厚实,没有孔洞,富含叶绿素,使板粽的表皮呈象牙绿或翡翠绿。捆板粽的竹篾是用杂木做的,细长,刚剥好皮,洁白柔韧,捆好后带有野林的芬芳,这样就不会因为着火而松散。烧板粽的柴火也是用橡木或龙眼做的,香气浓郁。烹煮饼粿不需要大火,但需要稳定的火候,让黑胡椒、四季豆变黄,以及用鱼露腌制的五花肉互相浸润,将饼馅连接起来。



插图:洪东爱

从春节前夕的30号下午开始,我们这些孩子就聚在一起观看包饼的仪式。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饼被父亲包成几百个一模一样的小块,看起来非常漂亮。他总会留几个小饼给我们当礼物,虽然不大,但里面依然饱含肉和豆馅,四四方方,包得紧紧的。这庄严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母亲生起了火。上个月的柴火堆放在干燥的橱柜上,我还能听到火苗接触到柴火时发出的噼啪声,神圣的燃烧仪式开始了。温暖的炉火喷出一串串细小的珠子,如同一簇簇小小的烟花,驱散了日常生活中冰冷的尘埃,净化了旧年的心灵,迎接新的一年。一锅滚烫的饼,像孩子们一样沸腾着喜悦。饼是一部完整的艺术品,承载着民族的精神传说,用乡村的物产凝聚着天地的灵气,是一部营养丰富的作品。这里汇聚了三个地区的烹饪核心,尽管名称不同,例如在南方它是 banh tet(圆形),但里面的质量是一样的 - 只是适合每个地区的变化。

年底的灶火也与一项特殊的仪式有关——除夕沐浴。锅里的水里放着各种各样的绿叶蔬菜,但尤其少不了母亲从市场上买来的香菜。除夕沐浴也是为了洗去旧物,用新衣服、新年礼物和必不可少的新年小方糕来迎接新年的到来。除夕沐浴之后是年夜饭,这是一年中最美味、最神圣的一餐。远道而来的人们聚在一起,传统厨房的年夜饭盘里少不了美味的菜肴,比如肉冻、牛肉汤、高良姜炖鲤鱼、腌洋葱、竹笋汤、火腿、香肠、春卷……祖宗的祭坛上总会摆放着一盘五果,除夕夜则要献上一只公鸡。尤其是各种糕点,方形糯米糕、特罗糕、白糕、蜂蜜糕、果酱、甜汤……岁末寒冬的甜蜜,更让人沉醉其中。这甜蜜,不仅仅是甘蔗的甜蜜,更是在香火的芬芳中,人们缅怀祖先的情愫。

如今远在异乡,我更加怀念除夕的炉火。我怀念那烟雾缭绕的墙,那杂乱的农具,还有那锅在摇曳的炉火中蒸腾的板坯的沸腾声。如今,我周围只有铺满瓷砖、玻璃和闪亮不锈钢器具的厨房。这是一个没有神性、没有记忆的空间,一个冰冷无情的物件,只有便利的价值。超市买的那双板坯已经冻住了,我渴望那双在烟雾中翻腾的小板坯……


阮玉富(河静省)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除夕夜大火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