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老农传授制作鳗鱼饵料的秘诀
(Baonghean)——从四月底开始,天气晴朗、稻田开花,也是 Do Luong 县鳗鱼捕捞业进入主要季节的时候。
每天下午,杜良县新山乡新香村的阮金贝先生都会带着一袋竹笼去田里放生,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他选择的放生竹笼的稻田水深至少有3厘米。据他说,最适合放生竹笼的时间是下午1点到4点。之后,也就是早上9点,他们会把竹笼收起来捕鳗,然后再放生第二批竹笼。第二天清晨,竹笼会被收回带回家。
“我每天放120个笼子,一般能捞到2到3公斤的鳗鱼。小到小指头的鳗鱼,每公斤能卖到12万越南盾;大到拇指头的鳗鱼,每公斤能卖到16万越南盾。”贝先生开心地分享道。
![]() |
Do Luong 新山公社 Tan Huong 村的 Nguyen Kim Be 先生正在释放鳗鱼陷阱。玉芳摄 |
捕鳗鱼虽然辛苦,但往往收入颇丰。阮功敬先生是捕鳗鱼的行家里手。每天捕捞和出售鳗鱼后,他能赚50万到60万越南盾。他每天撒180个渔网,捕到5公斤鳗鱼。捕捞前,他的工作是精心制作鳗鱼饵,并且有自己的秘诀。
“为了做鳗鱼饵,我得挖土,去田里抓螃蟹。然后把土带回家剁碎。比例是3份碎土,1份螃蟹,再加一把麸皮。把混合物搅拌均匀,然后适量撒在陷阱里。有了这种饵,鳗鱼就只能‘游’进陷阱里,哪儿也逃不掉。”金先生开心地笑着。
当地居民捕鳗的时间一般在农历二月到五月,七月到九月,鳗鱼多的年份就一直捕到十月。仅新香村就有近十户捕鳗户,新山乡有近50户捕鳗户。捕鳗户多的有Thien先生、Dieu先生、Sy先生、Hien先生,每天捕到150到170个。典型的例子是3村的陶文雄先生,他每天最多捕到260个,能捕到5到6公斤的鳗鱼。陶文雄先生今年36岁,16岁时就已经熟练地捕鳗。由于他勤于排忧解难,6年前,他购买了一大块土地,建造了一座主屋和一座侧屋,价值超过5亿越南盾。
![]() |
陶文雄先生说:“用来引鳗鱼的饵料是蚯蚓、田蟹和麸皮粉的混合物。饵料先被揉进鳗鱼体内,然后再放进管子里。” 图片:Ngoc Phuong |
洪先生说:“要想大量放生鳗鱼,首先要勤快,要把捕鳗器擦得锃亮,捕鳗器要有气味,才能吸引鳗鱼上钩。此外,要做好放生工作,还必须熟悉每个田块的作业情况,我本人就跑遍了德良县33个乡镇的所有田块。”
杜良的鳗鱼笼是用竹子做的。竹筒长50到70厘米,竹筒末端有一个10厘米长的凹槽,目的是让鳗鱼爬进竹筒后呼吸。竹筒是鳗鱼爬进去的地方,所以必须精心制作。竹筒的制作要根据竹筒的大小而定。通常,竹筒是用5到7根又细又平、光滑的竹条编织成一圈。竹筒必须编织得很紧,一端弯曲,这样鳗鱼爬进去后就爬不出来。竹筒的头部用一根长约10厘米的小竹棍用橡皮筋绑住。将陷阱放入田地时,释放者通常旋转陷阱顶部的棍子,将其插入田地。陷阱的头部通常朝向田地,陷阱的尾部朝向河岸。
![]() |
稻田是设置陷阱的理想场所。手工捕捞鳗鱼既经济实惠,又环保。图片:Ngoc Phuong |
每个陷阱里通常爬着1到2条鳗鱼,数量根据稻田而定。熟练的人通常一看田面就能知道有多少鳗鱼,有凸起洞的田地里鳗鱼就多。
在杜良县放生的人经常传授的另一个经验是,田地被水淹没的地方,白天天气晴朗,水温凉爽,那一天的鳗鱼肯定很多。放生器之间的距离大约为2.5米。木棍也必须插牢,使其覆盖住放生器主体的2/3,放生器末端略微向上翘起,目的是让鳗鱼进入管子时有空气呼吸,不至于窒息。
![]() |
经过一天的捕捞,捕捞到一批鳗鱼。图片:Ngoc Phuong |
野生鳗鱼美味又营养,其价值远高于养殖鳗鱼。捕鳗工作也让工人的生活更加优渥。人们在淡季时充分利用了捕鳗工作。人工捕捞鳗鱼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还能保护鳗鱼的生存环境,而不像电击捕鳗那样需要人工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