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农民“大获全胜”的螃蟹养殖秘诀
(Baonghean.vn)——池塘堤坝、水葫芦养殖、竹筒屋和当地螃蟹养殖帮助 Thanh Chuong 区的许多农民家庭每年每户赚取近 7000 万越南盾,是种植水稻收入的 35 倍。

公社拍卖的1.5亩稻田,从2021年起,清仙乡美楝村的阮文平先生向政府请愿,要求将其改建成浅水塘,从水稻种植改为养蟹养泥鳅。在征得当地领导同意后,他雇了一台挖掘机,挖了一个浅水塘(距离地块岸边约80厘米深),并在岸边周围筑起了混凝土堤坝,并在淤泥上铺上防水布和铁皮,以防止蛇和老鼠在岸边筑巢。
他在池塘中央挖了一条水沟,环绕池塘,确保池塘水循环流动,避免病菌感染螃蟹。精心打理池塘后,他一方面从当地捕捞螃蟹的人那里订购幼蟹,另一方面亲自去捕捞螃蟹,挑选后投放幼苗。
“与海防和海阳省的螃蟹品种相比,与当地栖息地和气候条件相似的螃蟹品种更容易适应和生长。因此,尽管缺乏经验,第一批螃蟹的成活率仍高达90%。” 平先生说。

养螃蟹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和照料,食物简单,可以自制,比如:米糠、玉米糠、鱼粉等,三天喂一次即可。因此,养田蟹只需要利用白天的空闲时间。
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螃蟹的生长特性。例如,在蜕壳期,应在池塘中放置竹筒,为螃蟹提供庇护,避免出现“蟹吃蟹”的情况;在育苗期,应将成蟹收割间苗,为幼蟹腾出发育空间。螃蟹不喜高温,夏季应在池塘中放置凤眼兰,为螃蟹提供庇护。

池塘放养浮萍也需要技巧。浮萍必须投放足量,确保密度,并进行分区投放,不能铺满池塘,而要让浮萍覆盖整个池塘水面。因为浮萍覆盖池塘后,螃蟹的生存空间会缩小,生长不良。另一方面,观察螃蟹的情况也很困难,很难知道它们是否生病。
“在养殖周期的最后几个月,需要在饲料中增加动物饲料,以便螃蟹快速生长,肉质紧实。同时,要注意每周定期换水一次池塘或田地里的水,以刺激螃蟹蜕壳和强力捕食,每次换水量为池塘水的1/4-1/3。”平先生分享道。
养殖田蟹不用担心产品的“产量”,因为田蟹肉质紧实,营养价值较高,很受市场青睐,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不用担心田蟹受到农业生产中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

然而,根据平先生的经验,要想让螃蟹卖个好价钱,农民必须主动调整播种和收获的时间。“当田里的水稻还没收割,而田里的螃蟹又很难捕捞时,价格就很高。这时候,主动收获,既方便食用,又能卖个好价钱。11月是螃蟹的旺季,买苗放流就行了。”平先生说。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收入,平先生还在蟹塘里养殖鳗鱼,因为鳗鱼易养,生活在深淤泥中,不会影响螃蟹的生长。平先生粗略估算,每年养殖3批螃蟹,每批2公担,售价10万至12万越南盾/公斤,他能赚到约7000万越南盾,卖鳗鱼能赚到约3000万越南盾,那么1.5亩蟹塘就能带来约1亿越南盾的收入。相比之前种两季稻,收入增长了30至35倍。

清章县农民协会主席阮春庆表示,稻田养蟹模式不仅为农民解决就业、增加收入、带来较高经济效益,而且丰富和多样化了农业养殖对象。
同时,也为珍贵水产品——田蟹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营养价值高、安全性高的补充食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通过引导、开办技术转让班、提供资本支持等方式,为农民复制田蟹养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