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合并后冗余人员需有具体方案
(Baonghean.vn)- 在实施乡级行政单位合并项目期间,乂安省省委书记阮德荣要求,要有计划地处理冗余干部,首先针对已合并乡级行政单位的 9 个县,长远来看,要扩展到其他地方。
![]() |
9月17日上午,在越共中央委员、省委书记、省国会代表团团长阮德荣同志的主持下,省委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2019-2021年期间乂安省乡级行政单位调整与合并方案提出意见。图片:Dao Tuan |
专注于解决出现的并发症
根据该项目,2019年全省拟重组合并的乡级行政单位总数为36个(其中16个需与20个相邻的乡级行政单位合并),新设16个乡级行政单位,减少20个。具体而言,拟重组合并的乡级行政单位共9个县,包括:桂风县、祥阳县、清章县、演州县、义禄县、南丹县、太和县、义丹县、兴原县。
重组合并后,义安省由480个乡级行政单位缩减为460个单位(411个乡、32个坊、17个镇)。
省委书记阮德荣在讲话中指示负责起草该项目的内务局进一步明确合并乡的组织结构、人事工作和基础设施使用情况。
具体来说,对公社一级的领导职务如: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人民议会主席等要有详细的安排方案。此外,对副职级干部和冗余职务也要有具体的安排方案。
省委书记阮德荣表示,省人民委员会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计划,特别是对合格官员实行一次性休假的政策。
![]() |
内政部部长黎廷利在会上作报告。图片:Dao Tuan |
在组织架构方面,需要考虑党组织的具体方案,哪些组织需要合并,哪些组织需要纳入党的直接领导。虽然项目提出了公社人民委员会的合并方案,但也需要制定详细、明确的方案,以确保满足客观要求。
关于乡级行政单位的基础设施体系,现实情况是,2-3个乡合并为1个乡时,投入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如何处理才能保证合理性?医疗站、文化机构等项目如何处理才能避免短缺和浪费?
拍卖公社现有资产
内务部部长黎廷利同志在会上进一步介绍说,关于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安排计划,内务部已建议省人民委员会发文指导地方审查和安排干部和公务员,制定具体的职称标准;指导各县、乡级行政单位审查和分类,根据具体、客观的标准选拔干部。
对符合退休条件的干部,按政策创造退休条件;对符合转岗条件的干部,在区域内予以妥善安排安置。
副职官员将根据任职资格、能力和专业性质进行安排;符合轮换条件的,将在区域内进行轮换。短期内不会出现较大变动,但将根据五年路线图,落实相应方案。
![]() |
省人民委员会主席泰清贵在会上发表讲话。图片:Dao Tuan |
就此问题进一步讨论时,越共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泰成贵同志提出了通过基层调研、视察机关落实干部配置和分工计划。
据此,目前已将审查工作落实到各乡、各区。对于党委、政府、人民议会和祖国阵线领导岗位,将在地方层面、各乡、各岗位进行规范和安排。重点安排好县长岗位,对于副县长岗位,将按照合理的时间和路线图进行。
关于设施,本着彻底调查该地区的精神,在技术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规划的基础上,与民众协商,选择将乡级行政单位总部设在合并对象单位之一。
处理剩余总部和实体工程的方向是请求常委会和省委出台政策,拍卖现有资产和未使用的公社总部。
![]() |
Nghia Dan县的3个公社将合并为1个公社。制图:Huu Quan |
会议上,代表们还指出了省人民委员会在实施该项目时需要考虑的一些现实问题。例如,如何将一个乡镇的一部分并入另一个乡镇?人口规模如何?乡镇之间的行政边界也需要明确划分。乡镇和坊的行政程序和文件必须确保在合并过程中以及合并后为人民提供便利和便利。
该代表还建议,富余人员的安排不一定局限于本地,可以尽快扩展到其他地区的公社……
制定解决冗余员工问题的计划
省委书记阮德荣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在实施全省乡级行政单位改组合并项目中,除严格执行上述总体原则外,还应充分尊重各单位的经济、文化、社会和历史条件。地名和行政单位名称的确定也必须经过认真调查研究。
![]() |
省委书记阮德荣在会上发表讲话。图片来源:Dao Tuan |
在人事工作方面,同意不再进行新的招聘,而是不再发布行政决定(暂时停止招聘),而是制定具体的计划,先在9个合并乡级行政单位的区实施,远期推广到其他地方。
关于基础设施,省委书记建议,要认真具体研究公社总部(已不再使用)的使用和开发问题。这项内容不是分配给公社一级去实施,而是分配给各区去主持,制定解决方案,并向省里汇报。
关于组织机构,除了执行中央政府和项目的指示外,省人民委员会还需要对党组织、政府、祖国阵线、工会、武装部队等垂直部门进行具体指示......
对于代表们提到的一些乡镇存在未清偿债务的问题,省委书记责成财政厅、计划投资厅研究制定具体解决方案,但原则上需要有关乡镇、地方承诺并同意偿还债务。
省委书记还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注重宣传动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防止在基层闹矛盾、出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