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国防部和海军组织861号舰和961号舰访问长沙群岛。
参与此次行程的还有《富庆报》负责国内和军事事务的记者阮越泰,他拍摄了当时驻扎在长沙的士兵们生活的珍贵影像。正如记者阮越泰所描述,这些士兵“缺少很多东西,顶着烈日,面对汹涌的海浪,面对无数的危险,但依然乐观向上,充满浪漫情怀”。
 |
长沙仑岛上的士兵(1988 年也称为长沙岛) |
 |
1988年5月4日,961号和861号两艘船从庆和省金兰湾出发。961号船上载有记者、摄影师、艺术家、音乐家和各部门的多名官员,861号船上载有黎德英将军(时任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部长)、甲文强上将(海军司令)和各部门的多名高级官员。 |
 |
经过250多海里的航行,5月6日上午8点,小组抵达了此次工作行程的首个目的地——大叻岛。记者阮越泰在这里拍下了这张照片,并将其命名为《大叻岛上的年轻战士》。“这是我此行最喜欢的照片之一,因为它展现了年轻战士们在偏远岛屿的烈日和狂风巨浪中面对无数危险时所展现出的乐观精神。”——记者阮越泰分享道。 |
 |
士兵们在长沙仑岛上挖掘防御工事。战备精神始终高昂,…… |
 |
...就像这样,在爆竹托盘上匆匆忙忙地吃饭就体现出来了。 |
 |
1988年5月,潘荣岛全景——这座岛屿以一艘无号船的船长的名字命名。 |
 |
黎德英将军(戴眼镜,坐在中间)和甲文强上将(最右边)与潘荣岛的士兵合影留念。 |
 |
潘荣岛上的士兵用网捕鱼。 |
 |
川猜岛全景。从左至右依次是木屋,木腿结构,面积约30平方米,屋顶为波纹铁皮,地面为木地板。接下来是第一代永久性房屋,由劈开的石头砌成。最后是一艘驳船(当时岛上的士兵常称之为浮桥),它用许多锚牢牢地锚固在珊瑚礁上,每个锚重达1吨。浮桥上设有食物储藏室、生活区和许多其他工具。 |
 |
本周初,Thuyen Chai 岛的升旗仪式在该岛的浮桥上举行。 |
 |
甲文强上将在实弹演习中进行演示。 |
 |
岛上的士兵们在传猜岛高层建筑的底层消遣,躲避烈日。当时的娱乐活动包括听磁带、弹吉他、读信读报……“每次报纸送到岛上,士兵们都会传阅,直到报纸被撕碎,因为一年到头只有几艘船到岛上,带来食物、信件、书籍和报纸……”——记者阮越泰回忆道。 |
 |
每次上岛都有视频放映队随行,为岛上官兵服务,那时候看视频对长沙官兵来说是一项“奢侈”的娱乐。 |
 |
在长沙岛的烈日和汹涌的海浪下清洗和保存武器。 |
 |
沉没岛屿上的士兵们就住在这样的房屋里生活和战斗。“就像一片在风暴和海浪面前脆弱的树叶”——记者阮越泰如此描述。照片拍摄于大同岛,1988年5月。 |
 |
继高层建筑之后,一些岛屿和岛点也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兴建劈石房(第一代耐用型住宅)。图为仙女岛正在兴建劈石房。 |
 |
工兵们在烈日和海浪中曝晒了一天后,正在洗澡。在当时的长沙,能用清水洗澡是一件奢侈的事…… |
 |
...以及为明天充满岩石和烈日的一天准备的简单饭菜。 |
 |
已故音乐家宣安(吉他演奏,歌曲“长沙雨”的作者)和歌手清清——海当歌舞团在炮台旁为长沙战士演唱。 |
 |
歌手Thanh Thanh一边唱歌,一边抽出时间为岛上士兵缝制衣服。 |
据TTVH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