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土地上的转型 Thanh Tung
(Baonghean.vn)——在历史性的四月,清章县清通公社党委、政府和人民欢聚一堂,庆祝公社成立70周年。值此之际,清通公社荣获“新农村建设达标公社”称号,这一盛事意义非凡。
拥有丰富传统的土地
青松是一块历史悠久的古老土地,与传统青章土地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这里是著名学者如阮林俊、阮林泰医生、范敬伟医生等的故乡,也是许多革命家、知识分子的故乡,尤其是武贵焕先生——一位受胡伯伯邀请回国的越南海外知识分子,成为越南冶金工业的创始人,为国家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八月革命前,青松隶属于土好公社,后隶属于碧好公社、碧朝公社。1930年12月底,青松总委员会在此成立了如今青松—青江地区的首批四个党支部,即强山党支部、金山党支部、安城党支部和青山党支部。这些党支部在苏维埃—义静高潮时期以及1945年夺取政权的斗争中,直接领导了反抗暴君和法国殖民者的运动。
自党诞生并领导革命以来,圣统县的众多优秀子弟纷纷觉醒,站在先锋队。在强山、安城两个党支部和总委员会的领导下,美山、强山、仁城、安庆等乡人民一致奋起反抗封建帝国主义。在党组织的指挥下,以阮林孝、潘孝、潘伯乐等党员和爱国志士为首的圣统县人民英勇抗争,“消灭敌人,铲除邪恶”。苏维埃政权成立后不久,敌人就集中兵力进行镇压和恐怖活动,但共产党人和人民仍然坚定不移地战斗,不惜牺牲。一个小小的乡村(1954年,清通乡仅有2513人)就被捕36人,殉道者16人(其中12人被判处一年至终身监禁,17人被枪决或斩首)。此外,数十座房屋被烧毁、抢劫和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乡村不屈不挠的精神……
八月革命后,经过两次分离和更名,1954年4月17日,乂安省抗战行政委员会主席决定划分行政单位,新丹公社分为3个公社,清同公社这个名字正式诞生至今。
自公社成立至今,在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革命任务中,圣松党委和人民始终与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并肩站在一起,胜利地进行了多次民族革命。在民族的两次漫长抗战中,数以千计的圣松公社儿童奔赴保卫祖国的土地,参加青年志愿军、前线劳动、直接上战场战斗等各种任务……数百名圣松公社儿童英勇牺牲,将一部分遗体留在战场上,为祖国的辉煌胜利作出了贡献。同文、库阿定、昆丘、余旺、库阿赞、方黄、昆松、卓丘、白家等人、地、点的名字标志着圣松军民在革命运动中的英勇斗争和痛苦与损失。
革命传统培育意志,成为青松乡党委、政府和人民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克服战后遗症,建设发展祖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内生力量。
努力攻克新农村建设难关
清松乡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稀少,地势多山低洼,天未亮先旱,雨未下先涝,是清章县最困难的乡之一,是碧好县最困难的乡之一...


2020年初,当清章县许多乡都已完成新农村建设并建设先进新农村时,清忠乡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全乡没有一条水泥路,学校和医疗站体系破败不堪;几十年前建成的乡人民委员会大厅和其他文化设施也严重破败;环境、收入、医疗保健、教育、文化设施等标准……都未达到要求。
这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公社的起点太低,人民生活仍然面临诸多困难。自然灾害和疫情频发。每年,清松县都会遭遇两三次洪涝灾害和多次旱灾……公社里,一家企业都找不到。
2020-2025年任期青松公社党代会决议提出力争在2024年实现NTM目标。但是,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决心下,在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和各部门的密切指导下,在省新农村计划协调办公室的支持下,青松公社大胆调整目标,决心在2023年带领公社实现NTM目标。


面对这样的困难,清同公社党委和人民要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方向和方法,采取先易后难的方针,集中精力可持续地完成每一项标准......清同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潘文勇表示,在开始建设新农村时,公社已经研究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向每个责任干部下达具体任务。潘文勇先生强调:“青松乡注重发挥三大优势:一是充分发挥党、国家、省、县的各项机制和政策,积极吸引工程项目。二是发挥人民的内在力量,动员群众捐献土地、树木,贡献劳动时间和资金,践行‘国家与人民携手合作’的宗旨。三是积极呼吁,以实际行动支持青松乡远离家乡的孩子们,为乡的革新事业贡献力量……”。

凭借得当的方法和人民的团结一致,圣松省的新农村建设很快取得了积极成果。在短短的时间内,圣松省筹集了810多亿越南盾用于新农村建设,其中中央预算66多亿越南盾,省预算217多亿越南盾,县预算287多亿越南盾,乡预算87多亿越南盾……

青松公社认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是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秉持这一理念,公社动员全民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公社人民已投入154亿越南盾和数千个工作日,捐建数千米土地用于铺设道路……
在此过程中,许多远离家乡的青松子弟以实际行动回馈祖国,如黎雄先生捐款6亿多越南盾,陈树灵先生捐款2亿多越南盾,武文友先生捐款1.5亿多越南盾,范德焕先生捐款1亿多越南盾……还有许多青松子弟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和金钱。
在“国家和人民齐心协力,国家扶持水泥,人民贡献”的方针指导下,清松县迅速完成了23公里以上村级公路、12.2公里巷道和7.2公里乡级公路的沥青铺设。从没有水泥路到如今,清松县100%的村级公路和巷道都已按标准硬化。县内交通和灌溉系统得到改善,满足了农业生产向工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需要。
清松乡经济亮点纷呈,许多好模式正在推广,例如茶叶工业化种植与深加工相结合、农场模式、家庭农场、森林公园等。2023年,全乡人均收入达487.83亿越南盾。全乡已无临时住所或茅草屋的家庭,贫困率为5.24%。各宗教信徒团结一心,携手共进,共同建设繁荣昌盛的家园。

经济发展的同时,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该公社已建成文化馆、体育场、运动场和游乐场等设施,以满足人民的文化体育需求。清通公社三级学校系统已投资升级,并结合全面教育质量的提高而得到改善。目前,该公社的三所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均已达标;卫生站已达到国家标准;100%的村庄和机关单位已达到文化标准……公社安全秩序得到保障,未发生任何突出事件,清通公社警察荣获公安机关“优胜单位”称号……
在政府和人民的努力、团结与合作下,截至2023年底,清通公社已达到19项指标,并被省人民委员会认可为2023年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这确实是清通公社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喜悦和骄傲,也是清通不断崛起的动力。值此之际,清通公社党委、政府和人民举办公社建社70周年庆祝活动,这份喜悦显得更加巨大和有意义。

清通公社党委书记陈兴茂先生肯定地表示:“清通公社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有起点,没有终点,目标是为人民谋幸福,全面发展公社。新农村建成后,清通公社将继续以更高、更可持续的目标,建设先进的新农村。”
秉承传统,放眼未来,清昌乡党委、政府和人民将本着团结、创新、敢想、敢做、坚定决心的精神,化困难为内在力量,把清昌家园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成为英雄清昌土地上的宜居乡村、亮点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