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春节第三十天,全村人都会祭拜祖先。
(Baonghean.vn)——每逢春节,Tuong Duong 县仁迈乡 Huoi Co 峰的蒙族人民都会举行一项极具民族特色的习俗,那就是全村祭祖。
![]() |
年轻人聚集在村子中央的院子里,竖起了两棵老榕树。图片:Hien Chuong |
春节30日清晨,佤族青年男子们便互相邀约,到森林里砍伐两棵高约1.5至2米的老蒲树,然后带回来挖坑,竖立在村子正中央庭院的两侧。接下来,他们取来茅草,编成长绳,从一棵树挂到另一棵树,中间系着象征吉祥和善良的茅草编成的圆圈。按照习俗,下午3点,全村人都会聚集在立杆的地方,开始祭拜仪式。
![]() |
编织茅草的过程。图片:Hien Chuong |
此时,每个家族都会带来一捆竹叶,将它们捆成一个大捆,称为“鲁肃”,然后交给巫师。巫师必须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族长,手里拿着一只活公鸡和一捆鲁肃,一边念诵祷文,一边旋转着公鸡和竹叶。与此同时,村民们会绕着竹竿走动,直到巫师念完祷文。
“这是我们蒙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每年只有一次,就是在春节这天。春节期间,我们要全村人一起举行仪式,祈求新年里人人身体健康,孩子们学习好,家家户户吉祥如意,生活富足。”村长瓦珠兴说道。
巫师会将活鸡和芹菜绕圈旋转,驱走旧年的厄运,并祈求全家新年平安,生意兴隆,生意兴隆,一切如意。祈祷结束后,巫师会将活鸡和芹菜扔过草藤。如果鸡还活着,而且健康,祈祷就会有效。
![]() |
萨满正在举行村里祖先祭祀仪式。图片:Hien Chuong |
在仁迈乡,蒙族是目前保留了传统文化特征的民族之一,其中包括祭祖仪式。这是蒙族人民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宗教仪式,旨在感谢当地神灵在过去一年中保佑庄稼、牲畜、家禽和人民身体健康。
![]() |
拔掉鸡毛,抹上血,贴在垫子上——这被认为是蒙族人的祭坛。图片:Hien Chuong |
仪式结束后,大家回到家中,向神灵祈祷,选出最漂亮的公鸡,然后宰杀。主人会从公鸡的脖子上拔下三簇羽毛,用血做记号,然后把它插在祭坛上——这被认为是蒙族人的祭坛。这寓意着保佑家里的每个人,尤其是孩子们,免受灾祸和疾病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