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八月革命参与者的记忆
70多年过去了,但那段英雄的记忆依然留在那些经历过那段历史时刻的人们心中。
1945年八月革命的成功,黄耀城越盟干部在启发、动员、凝聚群众起来夺取政权,为革命注入气势和力量,震慑敌人和傀儡政府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70多年过去了,但那段英雄的记忆依然留在那些经历过那段历史时刻的人们心中。
![]() |
武英先生 |
已年逾九十的武英先生,原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六届中央书记处书记、出席新潮“全国代表大会”的河内革命代表团团长,仍然清楚地记得七十多年前的气氛。
他回忆起八月革命的情景。当时,党尚未公开领导,只有5000名党员,却通过越盟阵线,团结了2000多万同胞,进行了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就在总起义前两天,“全国代表大会”热情地批准了党的总起义路线,并选举了越南民族解放委员会——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临时政府,胡伯伯担任主席。
武莺先生表示:“新潮全国代表大会是全民族团结、大团结的代表大会。除河内外,所有发生运动的地方都派代表出席,其中甚至有外国代表。胡伯伯召集大家,提出大团结、夺取胜利的口号。口号是‘团结、大团结、胜利、胜利、大胜利’,必须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的力量,才能取得胜利,有了人民就有了一切。人民是革命的主人,人民推动革命走向胜利。”
河内“国民大会”召开后,全体民众立即走上街头,声援革命和越盟。这为全面起义夺取政权创造了良机。时任黄耀市越盟青年运动负责人兼《汉诺报》主编的黎德文先生表示,几十年来,他和所有八月革命的参与者都选择在8月17日这一天进行纪念。
他说,8月17日之前,越盟运动势头强劲。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人们多次公开发表演讲,谴责傀儡政府,支持越盟。因此,几乎所有河内民众都转而支持越盟。在那段日子里,清除叛徒和特务的运动也蓬勃发展。为了重振士气,陈重金政府于8月17日在歌剧院组织了一场集会。
黎德云回忆道:“市委命令我们全体党员参加集会。参加集会不是为了参加,而是为了扰乱集会,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集会。我们动员了‘救国青年’和‘救国妇女’……每人带一面带黄星的红旗,派出一个小组占领讲台,号召大家支持越盟,争取独立,发动总起义。”
1945年8月17日至19日亲临河内歌剧院广场的原总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阮同泰少将表示,关于八月革命的文献资料很多,但至今很多人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河内市委在阻挠陈仲金政府8月17日集会方面所取得的历史意义和成功。
阮同泰少将说:“起义如果太早或太晚,都不会成功。当时河内局势‘如弓弦般紧绷’,民众对陈重金傀儡政府不抱任何希望。当时,他们要求越盟加入陈重金政府,但越盟拒绝了。为了鼓舞士气,他们下令所有公务员参加支持陈重金政府的集会。我当时在场,大家都看到陈重金政府行将失败,所以他们不得不跟随越盟夺取政权。”
回忆起那一天,时年14岁的中王学校学生、驻黄琉城越盟成员苏玉环先生说道:“当时,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高呼‘打倒傀儡’、‘支持越盟’、‘越南独立’。” 在那场集会之后,河内人民走上街头,声援越盟。时机已到,8月17日晚,河内市委决定发动全面起义。这是河内市委的明智之举。8月19日的起义来得不早不晚,而且取得了成功。
苏玉环先生表示:“我个人认为,上述胜利归功于市委书记果断灵活的领导,以及黄耀市全体官兵的英勇无畏精神。战后,我意识到,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一次军营进攻能够做到不费一枪一弹,就俘虏400名敌军,夺取一座武器库。”
八月革命的成功得益于全民团结,其中包括黄耀城越盟干部的巨大贡献。八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除了机遇之外,还需要一个先锋党和人民对革命的信任。这一经验在当前时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加速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并加深融入国际社会。
据越南之音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