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领导者和管理者:识别必要和充分的素质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领导者或管理者职位越高、权力越大,威信就越高。其实,没有威信,领导者就无法管理好组织。
战略领导和管理团队是在整个政治体系、经济、社会、外交、安全、国防和外事生活等各个领域担负重要职责的团队。他们堪称党和国家“圣殿”的“守护者”。
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将研究党的战略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
敢于承担责任,懂得牺牲
承担这样的地位和职能,战略级领导和管理者需要具备与党的领导过程和国家管理要求相适应、相适应的专业素质。基于国家在全面同步创新道路上发展的要求和责任,可以构想出一个包含若干共同因素的战略级领导和管理者的素质体系。
作为战略领导者或管理者,首先要忠诚勤勉,富有创造力。其次要坦荡无私。第三要敢于承担责任,懂得牺牲。第四要诚实守信,不趋炎附势。第五要知耻,古人云:不知耻,不为人。第六要知耻,不自夸,不自大,不骄不躁。第七要有纪律性,严守纪律。
关于智力能力,首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具备战略性的政治眼光,能够依法、顺应民意进行预见性决策。其次,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同时要有制定切实可行制度的能力和较高的可行性。第三,要实事求是,灵活变通。第四,要兼顾全面性和深入性,即既要有战略眼光,又要有安全有效的应对能力。第五,要对所负责的领域有广博而深入的知识储备。第六,要有创新精神,同时又要有审慎果断的作风,具备强大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政治阅历。第七,要有决策能力。
领导者既要有全局观,又要有具体行动。他必须敢于思考,敢于决策,敢于行动,敢于对集体、对上级、对全社会负责。其次,在作风上,他必须行动灵活,但论证说服力强。他要通晓一切,观察一切,但要根据集体和人民的意见独立决策。他必须积极主动地面对所有压力,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执行。他要全面,但不能肤浅。
这些是每一位战略领导者和管理者,尤其是在战略层面上最必要和最普遍的因素。他们是党和国家的代表,确保党的政策和路线在国家机器和政治体系中得到贯彻落实;他们是党的领导作用和国家效能的体现者,也是决定国家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
因此,品格修养至关重要。品格是干部培养的最根本因素,决定着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成败和威信。干部品格的高低,决定着能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的贯彻落实,增强国家实力,能否充分展现领导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能力和道德威信。
不要误以为职位越高,威望就越大。
战略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素质首先要求政治思想素质。这是首要和最基本的素质。因为没有政治思想素质,就谈不上理想导向,谈不上正确认识和有效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更谈不上以学习和总结这些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为出发点,贯穿和监督自己的一切活动。
排在第二位的因素是人格。人格首先体现在智力和文化潜能方面。人格是一种综合的文化水平,足够宽广,能够理解和驾驭社会复杂多样的发展。人格也是领导和管理科学的专业水平,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能够探索和理解人与人的心理,找到适合每个人的工作方法,从而建设一个目标明确、富有创造力的集体。胡志明主席说过:“我们要善于团结党外人士,要善于依靠群众,发挥劳动群众的创造力。”
第三,工作作风。它包括:原则性、细致性、敏感性;关心人,关心集体和每个干部的日常生活,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工作能力;对自己的缺点要谦虚严谨,对下属和群众的缺点也要宽容大度……
领导者或管理者的威望是决定性条件之一。因为没有威望,领导者或管理者就无法领导好,甚至可以说,他们什么都领导不了、什么都管理不了。有些人错误地认为,领导者或管理者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威望就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位与威望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实际上,领导者或管理者的威望必须建立在其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智力素质的基础上。
领导和管理能力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因素之一。列宁说过,除了信任、忠诚、知识、技能、经验等必备素质外,还需要专业资格。专业资格至关重要,因为如果没有理解工作的能力,不精通专业,“就不可能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