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名以上尘肺病患者企业需严格处理
(Baonghean.vn)——这家企业有超过60人患尘肺病,这在越南单个企业中是前所未有的高发病率。少数人目前身体健康,其中大多数从事外围工作,例如保安、会计和办公室职员。
尘肺病发病率空前高涨
义安省卫生厅副厅长陈明月表示,由省人民委员会指导成立的卫生厅职业病调查组经过近一个月的工作,对位于义禄县的周仙有限公司的工人进行了初步健康检查。该公司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多位工人患上尘肺病,其中6人死亡。
“近一个月以来,我们对在洲田公司工作的81名员工进行了体检。其中,3人被确诊患有尘肺病,目前正在复检,78人是第一次体检。结果显示,81人中,57人患有尘肺病。”图先生说,这57人中,重度19人,中度25人,轻度13人。此外,还有2人的X光片模糊,无法辨认。

朝天有限公司上报的名单中,有117人曾在该公司工作。然而,尽管已通知,但截至目前,仍有36人未进行体检。在已体检的人员中,部分人员已出国或离开本地。在6例死亡病例中,调查组已对5人进行了职业病诊断。其余病例尚无诊断依据。该病例的案例为胡德H先生(居住在琼吕县)。H先生是朝天有限公司第一位在短期辞职后死亡的工人。
“针对此案,调查组也联系了所有收治该患者的医院,但记录显示,此人曾因其他疾病接受治疗。对于此案,调查组将继续调查。”图埃先生说。
因此,包括5名死者在内,在周田有限公司工作的员工中,共有62人被诊断患有尘肺病,而此前接受健康评估和体检的87人中,已有62人被诊断患有尘肺病。“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对剩余人员进行健康检查,预计患病人数还会增加。尘肺病的发病率异常高,在越南任何企业中都从未见过。”调查组的一名官员表示。
据该人士介绍,直接在石粉搅拌线上工作的工人大多患有尘肺病。而那些曾在洲天公司工作、幸运地没有患上尘肺病的工人,大多从事保安、会计、办公室等外部部门的工作。
“有些工人在这里工作才几个月就得了尘肺病。在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99%的环境中,仅仅工作三个月就足以感染。这种疾病进展缓慢,工人自己都不知道,等到出现症状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因此,除了确保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外,定期为工人进行健康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疾病也至关重要。但这家公司没有这样做。”他补充道。
此次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调查是在省人民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的。此前,义安省人民委员会已发文责成有关机构对死亡工人进行职业病调查。对仍在接受治疗的工人进行职业病鉴定。对仍在接受治疗的工人在职业病鉴定结果出来后立即组织对劳动能力下降程度进行评估,并对曾在周田公司工作和正在工作的工人进行检查和职业病鉴定。

多次违规
工人的健康检查结果出来后,乂安省警方也立即收集了文件并开始调查此案。
此前,5月12日,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跨部门检查组对该公司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该公司一系列违法行为具体而言,公司尚未编制报告,向主管部门提出环境许可证申请,进行评估和许可;危险废物收集、贮存不规范,危险废物与普通废物混放;危险废物收集不彻底;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不符合规定;公司尚未与具有普通工业废物运输和处理功能的单位签订合同;普通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贮存设施不符合要求;工业场地内部排水管网不符合要求;尚未建设全厂排水系统。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草酸、氢氧化钠、氧化铬绿、硼酸等化学品未进行单独存放,仍存放在车间。车间释放的酸气影响工人的健康。硅石的浸泡和漂白工序在槽罐中进行,没有强制酸收集措施,工艺简陋,产生的酸气影响工人的健康。硅石破碎线采用“野外”工艺,在室外进行,没有粉尘收集措施。同时,从蒸汽干燥炉输送到细磨工段的传送带为开放式传送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公司没有安装处理蒸汽干燥炉粉尘以及浸泡漂白后干燥工序产生的酸气的系统。在细磨区域,大量细小的硅尘排放,影响工作环境和工人的健康……
然而,该代表团只对两个方面制定了行政违规记录并提出了处罚措施,包括未进行工作环境监测以控制对工人健康的有害影响以及未组织工人进行职业病检查,罚款金额仅为1亿多越南盾。
处罚决定书中还规定了该公司两项从轻处罚情节,即“2023年,公司组织14名工人进行职业病筛查”和“2023年开展了环境监测”。然而,根据记者调查,该公司在2023年3月应有关部门要求组织工人进行职业病筛查并开展环境监测,而当时已有多名工人因尘肺病死亡。因此,这很难构成从轻处罚情节。
2023年初,周仙公司发生多起工人患尘肺病的事件,直到大量工人死亡,家属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诉后才被曝光。接到群众反映后,宜禄县于2023年2月成立了检查组,由东南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和省劳动联合会的官员陪同。然而,当他们前往公司检查时,公司领导并未配合。
宜禄县领导介绍,还有一次,由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率领的县代表团在事故发生后来视察该公司,但当他们到达时,该公司拒绝开门让他们进去。“他们说宜禄县没有权力视察”,他补充说,宜禄县人民委员会随后向省人民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要求成立一个跨学科视察组。
DNUM_AIZBBZCACD 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