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俱乐部帮助女性对抗家庭暴力
义禄县义隆乡永隆村的许多妇女不仅创造自己的幸福,还通过“预防家庭暴力与家庭伦理道德及生活方式宣传教育”俱乐部齐心协力,为其他许多家庭的幸福做出贡献。
该俱乐部成立十余年来,帮助无数在生活低谷中挣扎的家庭重拾幸福,成为全省妇女俱乐部的典型。
消除刻板印象
中午时分,阮氏光(1975年生,义禄县义龙乡永隆村)的杂货店兼摩托车修理店里,依然有不少顾客经过。由于丈夫不在家,阮氏光便承担起为顾客更换链条和摩托车轮胎的任务。
看着她敏捷的动作,俱乐部成员陈氏杏女士预防家庭暴力永隆村村民笑着说:“光女士是一位现代女性,擅长做家务,也精通经济。她身材苗条,但每当丈夫不在家时,她就去修理摩托车和自行车。指导她的人正是她的丈夫陈明方先生(生于1974年)。

工作结束后,Quang 女士说,她和丈夫都是自由职业者,2000 年结婚并生下第一个女儿,2007 年和 2012 年又生下两个女儿。
“如果一切顺利,大概每个人都会想要男孩和女孩吧。或许正因为这样的想法,在过去的12年里,自从最小的孩子出生以来,很多人问我丈夫,为什么不为了找个儿子而“逼着老婆”再生一个。方先生经常天真地回答人们:好孩子比儿子更重要!我丈夫的观点得到了社区家庭暴力预防俱乐部叔叔阿姨们的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变得更加清醒,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 光女士吐露道。
.jpg)
永隆村的许多妇女并不担心生儿子还是生女儿,而是花时间培育家庭,为孩子创造在充满爱的幸福环境中成长的条件。
认识的转变过程中,社区“家庭伦理及生活习惯宣传教育与暴力预防”俱乐部的成员做出了巨大贡献。
阮德禄 - 宜隆公社党委书记
宜隆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廷勇先生对此报道说:永隆村“家庭暴力防治与家庭伦理道德及生活作风宣传教育俱乐部”成立于2013年,现有男女成员近100名。

难能可贵的是,十余年的历程中,涌现出不少积极活跃的成员,例如陈氏杏女士(1962年出生),她担任村妇联主席已达20年之久。
在协会工作和开展俱乐部项目期间,她帮助许多家庭更好地理解性别平等。得益于此,家庭暴力逐渐减少,女性也越来越自信地维护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家有三个女儿,但她始终为她们感到自豪,并鼓励她们根据自身能力发展。正是这种开放的心态,使她成为消除旧有偏见、向邻里众多家庭传播积极思想的先锋。
用理解化解暴力
永隆村党支部书记、家庭暴力防治俱乐部主席邓克阳先生表示:“在十多年的运营中,俱乐部成员遇到了许多‘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
比如,妻子练排球晚回家,丈夫一气之下锁上大门不让她进。又或者,丈夫喝醉了,回家后被妻子训斥一顿,结果吵架打架。有时,仅仅因为一句无意的话语,或者外面传来的一个流言蜚语,夫妻之间就会互相误解,闹上一整个星期,家庭气氛变得紧张。

此时,俱乐部成员会讨论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他们通常会私下会面,倾听、分享,客观地看待问题。当双方逐渐理解后,俱乐部会安排一次会面,为夫妻创造一个开诚布公、化解误会的机会。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细腻温和的处理方式,让许多家庭找到了化解矛盾的方法。
杨先生说,为了改变人们的认识,俱乐部不仅仅停留在宣传和咨询环节,还制作戏剧短剧,将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搬上舞台,以生动、易懂的方式传达信息。
2024年,在文化体育厅举办的“学习预防和控制家庭暴力法律知识竞赛”和“幸福家庭”俱乐部活动中,永隆村预防家庭暴力俱乐部多名成员参赛并荣获二等奖,成为乂安省妇女的典型俱乐部之一。
此外,俱乐部还将宣传融入文化交流、村民大会、周年纪念等活动中。这种灵活的方式,让性别平等和预防家庭暴力的理念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jpg)
“2012年、2013年,俱乐部成立之前,村里的文化家庭比例只有80%多,现在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98.4%。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五年来,该地区没有发生过一起离婚案件。这不仅是榜样的成果,更是意识的转变,以及俱乐部成员为维护众多家庭幸福所做的默默努力。
邓氏琼花女士 - 宜隆公社妇女联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