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山市场
(Baonghean) - 杜良县大山乡以其全国最大的水牛和奶牛批发市场而闻名。每逢集市,成千上万头水牛和奶牛从四面八方运来,热闹非凡,打破了这个偏远村庄的宁静氛围……
去水牛市场
从34号省道,穿过宜禄县宜芳乡和宜侨乡,去往吴大山市场的路人人皆知。这条路狭窄蜿蜒,人迹罕至。路两旁是金合欢树、桉树、绿油油的花生田和玉米地。大顺山脉矗立在南侧,如同一道护城河,守护着这些小村庄。
据大山公社副主席阮树海介绍:“如果没有U市场,就不会有太多人知道大山公社。” U市场位于公社中心十字路口的正中央,交通十分便利。从这里可以沿着坤-楚-戴路前往县城,也可以沿着34号省道穿过宜禄县宜桥镇前往荣市,也可以绕道安城前往7A国道。U市场曾多次搬迁,最初,市场商品琳琅满目,为民众提供服务。水牛和奶牛的买卖就是在这些市场上进行的。由于地势开阔,畜牧业蓬勃发展,水牛和奶牛的买卖需求日益增长。不仅公社居民,就连周边地区的民众,只要有需要,都会前往U市场。好消息传遍各地,商贩们纷至沓来。1967年,大山水牛和母牛市场应运而生,正式投入运营。该市场每月开市6次,分别在1日、6日、11日、16日、21日和26日,届时将有数千头水牛和母牛在此交易。
![]() |
来自各个地区的水牛和奶牛聚集在 U Dai Son 市场(Do Luong)。 |
不知从何时起,《谁到禹大山集市,买牛来种大田》这首歌已家喻户晓。清晨五点,各条马路上,一群群牵着牛羊的人涌入集市,嘴里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牛羊在主人的催促下快步走,牛犊们欢快地跟在后面……远道而来的商贩,为了准时赶集,不得不提前一天牵着牛羊步行前往。挂着外省牌照的卡车也载满了牛羊,鸣着喇叭寻找方向。阮文伯先生急忙催促着牛羊,神情激动地说:“集市几天才一次,不去可惜。农民没钱,就只有几头牛牵到集市上卖。”对许多农民来说,去赶集也是一种习惯……看看水牛和奶牛。他们把这视为一种乐趣。此外,水牛和奶牛市场也为许多人提供了一个咨询市场价格、了解买卖经验和选择品种的机会。匆匆忙忙的人群中,偶遇、握手、讨价还价、争抢价格……与这个村庄固有的宁静截然相反。
看看…水牛的样子
古人云:“水牛,立业之本”。水牛品种的选择对农民的役力至关重要,它可以预示主人的吉凶。每个赶集的农民都熟知这样一句话:“丧头、发旋、颔首,三者出门。”在U市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农顺先生分享了他的经验:“最忌讳的是‘笑牛’,也就是晚上用手电筒照水牛脸,它会露出牙齿。其次是‘三眼’水牛,也就是俗称的‘三眼’水牛,额头中间凸起一个,像第三只眼睛。此外,‘白日’牛、‘点尾’牛……也是挑选时要避开的品种。” 最受欢迎的水牛和奶牛品种是:“硬熊嘴、菠萝叶耳、笼底”,这些品种杂食性,易于饲养。如果有人误购淘气的水牛或奶牛,就要对其进行‘整容’,糊弄大众,否则就只能低价卖给商贩。
购买肉牛很简单,不像挑选种牛那么复杂。然而,如果你想进入牛交易行业,首先要有清晰准确的判断。所有议价和定价过程都基于目测,无需称重或测量。买卖双方都知道如何准确估算动物的重量。拥有多年从业经验的阮文秀先生是当地一位经验丰富的贸易商,他表示:“选择商品的标准是那些皮毛厚实、皮肤粗糙的,因为它们肉多但骨头小。通常,农民饲养的‘淘气’的种牛对贸易商来说是一个赚钱的机会。”
对于商贩来说,交易亏损是常态。对于始终视牛为“资本”的农民来说,购买“淘气”的牛更是大忌。因此,他们购买种牛时,通常会请几十个人,包括村里的亲戚和长辈。集市结束后,他们会在家里准备一顿温馨的晚餐,感谢大家,迎接新的种牛,并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好运。
澳大利亚市场交易员
他们被称为商人,实际上是做生意的农民。最初,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他们利用家附近的牛市,专注于饲养牛出售。随着买卖和估价经验的积累,他们借钱进行小规模买卖。渐渐地,他们走遍了祥阳、奇山等山区,甚至到邻国老挝去收购牛出售。
资金较少的农民则“坐等交易”。他们买来略显瘦弱的水牛和奶牛,养肥几周后拿到市场上卖,能赚四六十万越南盾。和大山乡的许多农民一样,老农民黎文权也不得不放弃拥有大农场的梦想,转而从事水牛和奶牛交易。他记不清自己从事这个行业多久了,但他知道家里以前也从事养殖和水牛交易,现在这成了他唯一的职业。他还带着大儿子,大儿子对放牛的兴趣远胜于学习;他的妻子有空也会去市场上放牛,受人雇佣。就这样,全家都靠着水牛和奶牛市场维持生计。每个月,他们要轮流值班6次,养活4张嘴,持续30天。不仅他家如此,整个村子和公社都是如此。他们说是做买卖,其实是养肥水牛和母牛出售。丈夫或长子出去寻找瘦弱或生病的水牛,然后带回来,妻子和孩子们则留在家里放牧和育肥。每隔几周,这些牛就会在专业人员的照料下被送到市场。一旦村里有货要送到市场,全家就会一起去。孩子们一边等着看货卖不卖,一边利用这份“额外工作”,为商贩们租牛。许多靠近市场的家庭利用土地建造了“rac”(临时牛棚),供牛在等待装上卡车时休息。当商贩们买够了货,他们就得以每头1.5万到2万越南盾的价格租用这些“rac”(临时牛棚)。得益于牛市,这里的许多家庭得以建造高楼大厦,购买昂贵的设备,经济生活更加繁荣。在公社中心区,商店鳞次栉比,大山农村的面貌正在发生改变。大山公社副主席阮树海说:“牛市有助于增加公社居民的收入,尤其是在淡季。目前,公社1800多户家庭中,约有60%的家庭通过牛市获得收入。每年,牛市的运营为公社预算贡献了9000多万越南盾的税收,为解决地方困难创造了额外资金……”。
市场中午就关门了,但路边小吃店里却熙熙攘攘,传来商贩们交易成功后的欢声笑语。一路上,农民们兴高采烈地把新选好的牲畜带回家,引来不少人赞叹和指指点点……
阮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