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父权制和威权主义

党先生 DNUM_BEZAHZCACB 09:23

(Baonghean.vn)——父权制是一种生活方式,通常体现在作为家庭支柱的男性身上,源自儒家时代。它被认为是封建制度的残余之一,不利于社会进步。

越南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尊静、尊爱、尊文”的传统,即追求安定、尊重爱情、尊重文学和学术成就。越南人民也崇尚“尊老”,即尊重老年人、先人、比自己更有经验的人。民间有句俗语:“朝廷尊爵,乡规尊爵”,意思是在朝廷里尊有爵位的人,在乡里尊老人。

秉持父权生活方式的人,如果聪明、有才华……通常能够快速彻底地解决问题。这种传统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教导和教育人们要正直地生活,尊重长辈,并向比自己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更有生活阅历、更有经验的人学习。

由于社会过于重视资历、等级、资历,很多人养成了“居高临下”、“长辈”、“上级”的心态。渐渐地,他们就变得父权化、官僚化、居高临下、专制化。父权制从家庭中逐渐蔓延到社会,包括那些拥有高位和权力的人。

具有父权思维的人往往比较保守、专制,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喜欢控制一切,总是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在家庭中,家长式的作风常常刁难人,使别人心生戒备、恐惧,不愿亲近,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分歧。在办公室中,如果身居领导岗位的人,尤其是一把手,抱有家长式的思维,就很容易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大家的民主就会受到扼杀。

具有家长式和专制主义特征的人常常打着“集体领导,个人负责”的旗号。但实际上,他们低估集体的领导作用,过分强调自身地位。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凭借个人利益,操纵、支配甚至压制集体的党委、组织、机关和单位。家长式特征最危险的方面是,他们不道德地干涉集体的工作,例如人员招聘、晋升、人事规划等,以及与经济社会投资计划、项目、土地、财政等相关的事务。

当解决问题或做演讲时,他们认为自己的观点最优越、最“最终”,而其他人的观点只是辅助性的、做作的!

患有父权病的人常常会产生偏见,暗中或公开地压制那些诚实、直率、与他们持有不同意见的人,或者那些批评他们或他们所负责的群体的人。

Ảnh minh họa báo Thanh Niên插图:Thanh Nien 报纸

在任何领导家长式、独裁式、专制式的机构、单位或地方,下属都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害怕被扭曲、被刁难、被“打断”、被压制和被偏见。从此,许多人变成了“机器人”,他们的“座右铭”是:第一条:“领导永远是对的”,第二条:“看第一条”……如果领导家长式、独裁式,下属就会一直心存担忧和不必要的恐惧,“打架是没办法避免的”!

但必须明白,干部身居要职,必须避免随波逐流、“和为贵”、随大流,而要有突破性思维、有决断力的领导作风。我们现行的领导管理原则和机制,除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外,更要发挥个人带头作用,重视领导者的果断性。敢说、敢做、敢担当。果断、勇气、果断是一位领导者必备的素质。只有具备果断的才能,才能做出果断有力的决策,才能应对生活和实践中提出的新的紧迫问题。问题在于,只有做出正确的决策,为了共同利益,凝聚集体智慧,才能展现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才华和美德。

坚定但不僵化,勇敢但不鲁莽,果断但不专制,才形成一个领导者和管理者应有的真正素质和素质。

家长制是可怕的。年轻政府刚诞生时,胡伯伯就曾警告说,家长制的干部“以为在政府机关里当了神”,“仗着自己在各个部门的职位,就嚣张跋扈、为所欲为”,由此“瞧不起人民,夸夸其谈,处处装作‘革命官员’。殊不知,这种傲慢态度会失去人民的信任,损害政府的威信”。

近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指出:“一些有地位、有权力的人保持官僚主义、家长式作风”,“对群众抱有蔑视态度,不听取工人意见,压迫群众”。

我们正在建设一个开放的社会,教育水平和民主程度日益提高。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那些拥有职位和权力的干部,都必须具备人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科学的领导、指导和管理方式,以促进组织、机构和单位的进步发展,保障人民的安宁幸福生活。傲慢专制的行为是封建制度的残余,与共产党员的进步思想、包容态度、民主和科学作风格格不入,背道而驰。

你不能对第八个孩子或第四个孩子说“是”,但不要躲在工作太累、工作太累、工作太累、工作太不耐烦的背后找借口,也不要为自己找借口,说自己变得家长制、专制、独断、不民主。当干部真正体恤群众、与群众同心协力时,群众就会尊重你,正如胡伯伯教导的那样:“我们要爱民、尊重民,人民才会爱我们、尊重我们。” 这也是预防和遏制家长制弊病的基础。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反对父权制和威权主义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