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访问中东:抓住机遇,恰逢其时?

January 20, 2016 13:35

(Baonghean)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月19日至23日对伊朗、沙特阿拉伯和埃及三个中东国家进行了就任以来的首次正式访问。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北京是时候在这个动荡的地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了。

Chủ tịch Trung Quốc Tập Cận Bình. Ảnh: Internet.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来源:互联网。

政治时刻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12年来首次访问伊朗和埃及。中国领导人上次访问沙特阿拉伯是在七年前。习近平此次中东之行正值沙特处决一名什叶派教士后,伊朗与沙特的外交紧张局势加剧之际。那么,中国为何要踏入所谓的“外交雷区”呢?

分析人士表示,首先,中国希望有所作为。中国不想通过直接“介入”叙利亚战事来增强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而是寻求与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这两个对手国家合作。习近平访问前,中国已派外交部副部长张明访问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寻求缓解两国之间紧张局势的途径。

在俄罗斯尚未介入之际,北京似乎想在伊朗与沙特的紧张局势中先行一步,而美国也表现出想要止步不前的迹象,或者对即将卸任的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尚未解决的叙利亚和伊拉克问题感到困惑。此外,通过加强和深化与中东两个对立代表的合作,中国也传递出平衡外交政策的信息,北京可以发挥与各方的协调作用。

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尚未进入叙利亚,但通过“亲近”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危机结束后中国必将受益。因为伊朗是叙利亚政府的盟友,而沙特阿拉伯则支持反对派。因此,战争结束后,无论哪一方获胜,中国都将有很多机会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叙利亚,寻求控制石油和其他资源。

此外,如果中国能够在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斡旋,它将缓解其在伊斯兰领域的担忧。中东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宗派冲突可能会导致极端主义意识形态“输出”到国外,为恐怖组织提供庇护,并对中国产生负面影响。更具体地说,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少数民族的袭击、暴力和恐怖主义活动可能会增加。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中国正试图在中东发挥政治作用,而现在正是时候。

Chủ tịch Trung Quốc Tập Cận Bình gặp Tổng thống Iran Hassan  Rouhani năm 2014 tại Thượng Hải.(Ảnh: AP.
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会见伊朗总统鲁哈尼。(图片:美联社)

经济机会

一旦中国确立了其政治利益,它将拥有更多机遇和可持续的经济利益。中东是北京“一带一路”计划选择的三条路线之一,该计划预计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庞大的石油需求中,超过一半来自中东进口。在中东需要新客户之际,北京需要找到稳定的供应来确保其经济增长。

正因如此,中国国家主席此次访问带去了100多家企业,其中主要是国有能源公司。伊朗是该地区的石油大国之一,自去年7月签署历史性核协议以来,国际制裁刚刚解除,能源及其他领域的投资机会将更加广阔。

美国、日本和欧洲公司正涌向德黑兰,寻找新的商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伊朗站稳脚跟的步伐自然不容迟疑。更何况,尽管许多保守的伊朗人仍然坚决反对进口美国和西方产品,但这显然是中国投资者在伊朗获得重要市场份额的绝佳机会。

北京一方面将伊朗视为该地区的“强大力量”,视为能够打破西方霸权的可靠支柱,另一方面也并未忘记开辟与沙特阿拉伯的沟通渠道。当前的紧张局势或许不会导致油价上涨,但从长远来看,中东的任何冲突都将对中国的能源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Trung Đông là 1 trong 3 tuyến đường mà Trung Quốc chọn cho chương trình “Một vành đai, một con đường”. Ảnh: Internet.
中东是中国“一带一路”计划选择的三条路线之一。图片:互联网。

正是在这个“灾难重重却又受益匪浅”的地区,中国才将经济和政治利益与这个地区联系起来。在习近平主席访问之前,中国于1月13日首次发布了《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提出了“1+2+3”合作机制,即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空航天、新能源领域合作为三大突破。

显然,中国正在抓住机遇和时机,提升其在中东的影响力。只是北京的举动将与美国和俄罗斯有所不同。尽管中国不再是“局外人”,但中国可能不会直接介入中东的动乱。

清玄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中国国家主席访问中东:抓住机遇,恰逢其时?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