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安省人民委员会主席:不应让任何人无家可归、缺衣少食
乂安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黎鸿荣在与国家民防指导委员会举行的在线会议上对此表示肯定。
.jpg)
7月24日下午,国家民防指导委员会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召开2025年首次自然灾害防控与搜救工作会议。
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总理、指导委员会主任范明政同志主持政府桥梁点工作。
在义安省,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黎鸿荣同志主持会议。第四军区副参谋长黎文威少将,各厅局、各部门领导以及网络连线乡镇领导出席会议。
任何人都不应该无家可归、没有食物或衣服。
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黎鸿荣在义安省向总理和指导委员会汇报了2025年自然灾害预防、控制和搜救工作情况,特别是应对3号风暴的情况。
作为一个经常遭受多种自然灾害影响的省份,义安省始终坚定不移地按照政府和总理的指示“积极预防、及时应对、紧急有效克服,其中预防为主”的方针。

因此,在雨雪季节来临之前,该省坚决指导地方按照“四个到位”的方针,积极研究制定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自然灾害应对计划和方案。
本着这种精神,面对3号台风的复杂形势,该省认真、紧急落实总理关于集中应对、集中克服后果的指示内容。
但7月21日晚7时至22日晚7时,全省降雨量普遍在100毫米至200毫米之间,局部地区超过250毫米;同时,上游来水较大,引发历史性洪涝灾害,许多山区乡镇被围困、淹没,基础设施被冲毁、严重损坏,严重影响群众生活。

全省已疏散3440户居民,调动2700余名军警人员及时处置灾情,并调动船只、独木舟等江河救援设备。
截至7月24日上午10点,已有6个乡镇完全隔离,24个乡镇部分隔离。针对这些地区,国防部已调动直升机运送物资和粮食。该省也已提前做好物资准备,以便及时安排运输,支援民众。
义安省人民委员会主席承诺:洪水退去后,该省将迅速解决问题,其中,7月25日前,该地区所有交通路线将全部畅通;同时,电网系统将尽快修复,目前仍有4条支线受灾,7800户用户断电。

黎鸿荣同志秉持同样的宗旨,表示该省供应物资、汽油,制定计划确保物资和药品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部署恢复农业生产的工作;克服人民房屋的损坏。
义安省人民委员会主席汇报说:“目前,我省派出省领导深入地方,密切指导各方面工作落实情况,确保人民的生活条件。”他强调:“我省决心不让任何人民陷入露宿街头、缺衣少食的境地。”
黎鸿荣同志向总理和指导委员会汇报工作时还总结了在预防、应对和战胜自然灾害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尽管才刚刚开始运作,但显示乡级机关在应对近期洪涝灾害过程中表现出亲切感、责任感,贴近地方、贴近群众,积极主动,不依赖上级。
预计3号风暴造成的损失巨大。据初步统计,全省已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4人受伤;495间房屋受损,1276间房屋屋顶被掀翻,农业、交通、灌溉等多方面遭受重大损失。

面对这种情况,除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的努力外,义安省人民委员会主席建议政府和总理注意为该省尽快克服后果提供资金支持,特别是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电力、人民住房和办公室......
从长远来看,他建议制定可持续的居民安置政策,确保稳定的住房和充足的基本基础设施;同时,建议建设双重用途工程,例如在公社一级的人民委员会总部,既服务于日常行政活动,又可在发生自然灾害时,特别是在困难山区,作为救援和赈灾场所。
会议上,中央指导委员会听取了乂安省孟县乡人民委员会桥梁点的网上汇报。
预防、应对和战胜自然灾害的3个原则
主持政府桥梁工作的指导委员会主任、政府总理范明政在总结发言中强调,“既然已经努力,就必须更加努力、更加努力、更加努力”,掌握形势、应对自然灾害的工作必须极其有效。

实施过程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预防必须早于事,从远处开始,在事件发生之前;应对必须冷静、清醒、及时、适当、安全、有效;补救必须联合、根本、全面,涉及全民和全部门。
面对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其发展越来越难以预测和无规律,总理强调,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特别重视预防、应对和救灾工作;要求各力量和地方之间密切、顺畅的配合,确保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在此基础上,总理要求从被动应对思维转变为主动预防思维,其口号是:采取灵活及时的应对措施;采取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将乡镇和村委会建设成为应对自然灾害的“堡垒”。
为实现上述愿景,总理指示继续完善适应新形势的机构;提高预测、应对和克服后果的能力;重点投资于必要的基础设施,以便拥有足够的工具和条件来评估和部署有效的解决方案。尤其需要切实有效地落实“四个到位”的方针,明确权力下放,从中央到基层,确保资源保障,并完善国家民防机构。

总理还对各部委、各行业和地方提出了具体任务,要求立即落实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此前,政府总理在开幕致辞中对乂安省山区乡镇人民因3号风暴和风暴环流引发该省有史以来最严重洪灾而遭受巨大损失和财产损失表示深切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