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当官”的故事:“坐那把椅子不自然”
“我承认,我是白手起家,受过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拥有经济学和政治学学士学位。我是靠自己的双脚和脑袋站起来的,没有依赖父亲,因为当我还在当兵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面对舆论对“全家都当官”的评价,海阳省金城县委常务副书记黎玉尚说道。
![]() |
黎玉桑先生。照片:LD。 |
没有人像我儿子一样受过良好的教育。
针对金城县许多重要职位由家庭成员担任的现象,《先驱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县委副书记黎玉生。黎玉生先生表示,他出生并成长在一个传统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老干部。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才取得了今天的职位。
“我确信自己白手起家,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拥有经济学和政治学学士学位。我靠自己的双手和脑袋站起来,没有依靠父亲,因为当我还是一名士兵时,父亲就已经去世了。我的家庭是一个有着革命根基的家庭,我们靠着奋斗和训练才走到今天,这并非自然而然的。”桑先生表示。
谈起儿子,黎玉勇(1982年出生)令桑先生感到自豪,因为他是当今最有教养的年轻干部。“当时财政规划部门还没有党委,全县也没有像黎玉勇这样有才干的人,所以县委常委就考虑选拔他来工作。从那以后,他一直被评价为一位道德品质优良、工作能力强、总是出色地完成分配任务的干部。说到年轻一代,没有人比他更有教养。”桑先生说。
关于县委书记阮友进的家人,县领导表示,阮友进本人拥有两所大学兼职学位,担任过多个职务,并自2015年7月起担任县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阮鸿强以阮友进的兄弟阮友香为例,解释了任命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阮友香由于资历和能力有限,迄今为止只是税务局的一名普通官员。同样,阮友香的儿子阮德忠(生于1989年)也只是县监察局的一名专员,并非舆论所称的“有计划”之人。
![]() |
海阳省介入调查“全家当官”案。 |
地球队上去
关于干部任用工作,县委组织部长阮鸿强强调,上述所有情况均按照干部任用程序规定进行,从制定计划、审查评估计划、组织信任投票、报请主管部门审议。每位干部都力争出类拔萃,获得认可。
阮强先生强调,县委书记、副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等常委职务的录用,均由省政府负责管理、研究、审查和评估。阮强先生解释说,要“选拔人才,不选亲属”,所有人员都必须通过省政府组织的竞争性考试。
在回答记者“县领导为什么不安排子女到别处工作,而是把精力集中在家乡”的问题时,县委副书记黎玉桑表示,凡事都有根有基。
“我父亲常告诫孩子们要努力奋斗、自力更生,不要依赖他,要自力更生。所以我很清楚,我必须努力奋斗,为人民、为国家服务,不存在‘偷偷摸摸’或受人供养这种事。子孙后代完成学业后不想远行,想回到家乡,在家人和父母身边工作,这也是很自然的。”桑先生解释道。
“如果我当时想着努力成为一名领导者,我当时在省里会拥有更好的条件。我的孩子们也一样,他们都要经历艰苦的学习过程,而他们所获得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阮友进书记的家人也是如此,他们也是‘白手起家’,四处奔波,然后才获得成功,而不是自然而然地坐在那把椅子上。” 阮友进书记表示。
桑先生也表示,他知道舆论经常炒作“全家当官”的现象,但他认为,我们必须秉持公平公正的立场。“我们的孩子必须比别人优秀才能晋升,否则就只能这样了。如果他们比别人优秀、更受信任,就没有理由淘汰他们。”这位副书记强调道。
根据TPO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