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原省稻田“单养”鱼类

September 12, 2017 14:32

(Baonghean)- 兴原县农民大力推广稻田养鱼运动,并带来高收入。

Gia đình ông Nguyễn Đức Phúc xóm 5, xã Hưng Thịnh (Hưng Nguyên) thả nuôi cá trên ruộng lúa.
Hung Thinh 公社(Hung Nguyen)5 号村的 Nguyen Duc Phuc 先生一家在稻田里养鱼。照片:谭谭

雄田乡(雄原)2A村的杨先生和明太太一家大胆地承包了5公顷荒地,将其改造成鱼塘。在投放鱼苗之前,他们用石灰、磷肥和粪肥对池塘系统进行施肥,以中和酸性,改善水源,并培育浮游生物,为鱼类补充天然食物来源。

为了积极寻找鱼苗,降低投资成本,杨先生家直接到养鱼场购买鱼卵孵化养成鱼苗,供应自家鱼塘,并出售鱼苗增加收入。

家里深知畜牧养殖中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从一开始就聘请了一位水产养殖专业的工程师负责养鱼技术。正因如此,家里的鱼年产量才达到了12吨以上。家里所有的经济鱼都进口到了山区。

为了稳定产量,他们采用择捕放流的方式养殖鱼类,每10天捕捞一次,每月出售1吨经济鱼,平均售价4000万越南盾。Minh女士和Duong先生一家每年靠养鱼收入约4亿越南盾。

阮氏红女士家(雄仙乡)也投资兴建了7公顷鱼塘和养殖场。此前,她家养殖的鱼种以粗放型为主,主要养殖草鱼、鳙鱼、鲤鱼、鳙鱼等传统鱼类,水面养殖效率和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今,她大胆投资改造鱼塘,集约化养殖单性罗非鱼。从1公顷的试养开始,经过两个多月的养殖,单产达到0.6-0.7公斤/尾,之后,她家不断扩大养殖面积,最终单产达到10吨/公顷。

2017年,兴原县养鱼面积达600公顷,主要集中在兴新、兴仙、兴道、兴西、兴利、兴忠等乡。平均鱼产量为3.6至4吨/公顷。此外,一些低地乡的农民也开展稻鱼间作。全县稻鱼间作总面积达180公顷,平均产量为1.5至1.8吨/公顷。

许多乡镇将稻田整治、水渠规划和发展三季养鱼结合起来。兴道乡是全县稻田三季养鱼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乡镇,已实施该模式十年。

今年,全乡共计有53公顷土地用于第三季鱼的养殖,主要集中在4B村、6A村、7村和3村。年均产量为1.2吨/公顷。预计今年全乡总产量将达到近60吨鱼,产值超过30亿越南盾。

兴岛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潘文谭先生表示:“这是一种非常有创意的民间经营方式。然而,在稻田里养鱼,第三季受天气影响很大,需要精心照料。收获第三季鱼后,村民必须组织起来翻耕,为冬春稻田的生产做好准备。”

在兴忠、兴盛、兴福、兴西等地势较低的乡镇,稻田三季养鱼活动蓬勃发展。稻田三季养鱼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蓄水,充分利用田间天然食物,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养鱼效率。同时,由于养鱼时田里的泥土被曝气,也有助于提高下一季水稻的产量。预计今年整个兴原县将实现300公顷稻田三季养鱼。目前,农民正在积极进行田间养鱼和蓄水工作,以促进这项活动。

青心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兴原省稻田“单养”鱼类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