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的农民在稻田里捕鱼,直接在田间收钱。
秉持着“土地不休”的理念,奠州县许多农户在废弃的稻田里积极养鱼,取得了很高的产量。鱼一捕捞上来就迅速出售,农户们直接在田间就能拿到现金。
12月15日清晨,在奠州县奠和乡与行光乡之间的道路上,数十人排队等候购买路边田地里新鲜捕捞的鱼。尽管天气寒冷多雨,但购买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想为当天的餐食挑选最新鲜的鱼。

据悉,这批鱼是汉光乡村民借用去年夏秋作物歉收的土地改建成养鱼场后养殖的。经过四个月的放养,现在鱼苗已经成熟,可以收获了,其中包括鲤鱼、鲢鱼、草鱼、黑鱼等多种传统淡水鱼。
来自汉光乡的吴文才先生是一位稻田养鱼户,他说:“近年来,当地居民主要在春季种植水稻自给自足,而到了夏秋季,许多人则不耕种,而是从事其他工作。因此,夏秋季的闲置土地面积非常大。我和亲戚们查阅了书籍、报纸,并在网上学习了一些经验后,从当地居民那里借用了4块闲置的田地养鱼。现在,我们正在逐步收割鱼苗,以便将田地还给居民,让他们为春季的种植做好准备。”

凯先生表示,在稻田里养鱼有很多优势。首先,充分利用闲置稻田可以增加收入。其次,提高水位养鱼时,稻草和秸秆会分解,既能为鱼提供食物,又能增加土壤的腐殖质。此外,由于利用了自然界现有的食物资源,在第三季作物中养鱼成本更低。

据观察,养殖的鱼在捕捞时个头都很大,尤其是鲤鱼和草鱼,每条重达1至3公斤。捕捞上岸后,有人排队购买,价格在每公斤5万至7万越南盾之间;特别是黑鱼,价格超过每公斤10万越南盾。
汉光乡政府表示:近年来,当地居民开始在稻田上养鱼,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当地居民目前主要种植春稻,夏秋两季稻田因务农往往休耕。此外,夏秋两季稻田易受风暴侵袭,许多农户不愿种植。因此,利用休耕的夏秋两季稻田养鱼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地政府也一直在为提高产量创造条件。初步统计显示,目前有5户农户在稻田上养鱼,养殖面积约4公顷。

据悉,不仅奠洲县,雄原县、安城县、琼柳县等地也都有类似的养殖模式。专业机构建议,为提高养殖效率,这种养殖方式应投放体型较大、大小均匀、健康的鱼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促进养殖过程中的快速生长。
为了使鱼类健康生长,除了现有的食物来源外,还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淀粉类食物,如米糠、玉米,以及绿色食物:浮萍、草、芋头叶、木薯叶等。农民需要相互协调,共同防范和避免在田间使用电击捕鱼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影响农业发展。

此外,为防止田间养殖鱼类爆发疾病,养殖户必须定期更换田间水源,灭鼠,并驱赶经常到田间捕食幼鱼的鸟类和鹳类。在雨季和暴风雨季节,养殖户必须加固堤岸并布设渔网,以防止鱼群逃逸。每个捕捞季结束后,养殖户必须排干水源,收割鱼苗,并将田地交还给农民,以便他们及时播种春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