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农民在稻田里捕鱼,并在田里收钱
秉承着“土地不休”的理念,演州县许多农户积极在废弃的稻田里养鱼,产量很高。鱼一捕捞上来,很快就卖出去,田里就能赚到钱。
12月15日上午,在连接演州县演化乡和行光乡的路上,几十个人正在等待购买从路边田地里捕捞的新鲜鱼。尽管天气寒冷多雨,但购买者的数量却不断增加,每个人都想挑选最新鲜的鱼作为当天的餐点。

据悉,这批鱼是恒光乡村民借用去年夏秋两季未产出的土地,改造成养鱼场后收获的。经过四个月的放养,如今已可收获,养殖的鱼类包括鲤鱼、鲢鱼、草鱼、蛇头鱼等各种传统淡水鱼……
行光乡稻田养鱼户吴文恺先生说:“近年来,当地群众春耕主要种植稻米自给自足,夏秋两季,很多人不种稻米,转而从事其他工作。因此,夏秋两季闲置的土地面积很大。我和亲戚在查阅书籍、报纸和学习网上经验后,借了当地群众的4块闲置田来养鱼。现在要逐步收割,把田地还给群众,为春耕做准备。”

凯伊先生认为,稻田养鱼有很多好处。首先,可以充分利用闲置的稻田来增加收入。其次,提高水位养鱼时,草和残茬会分解,既能为鱼类提供食物,又能增加土壤的腐殖质。此外,由于可以利用自然界现有的食物来源,在第三茬稻田养鱼的成本更低。

据观察,捕捞上来的鱼个头都很大,尤其是鲤鱼、草鱼,每条重1至3公斤。捕捞上岸后,就有人在等着收购,价格在5万至7万越南盾/公斤不等,尤其是黑鱼,价格更是高达10万越南盾/公斤以上。
幸福乡有关部门表示,稻田养鱼是近年来当地群众普遍采用的方式,并取得了相当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当地群众主要种植春稻,夏秋稻季由于要外出务工,稻田经常休耕。此外,夏秋稻季常受暴风雨影响,许多农户不愿种植。因此,利用夏秋稻季休耕的稻田养鱼是一个好办法,当地政府也一直为群众增产创造条件。目前,初步统计有5户农户在稻田养鱼,稻田面积约4公顷。

据悉,不仅在演州县,在兴原、安城、琼吕等地也都已开展了类似的模式。专业机构建议,为了提高效率,这种养殖方式的鱼苗投放量应大、均匀、健康,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损失,并促进其快速生长。
鱼类要生长良好,除了现有的饵料来源外,还需补充一定量的淀粉类食物,如米糠、玉米,绿色食物:浮萍、草、芋叶、木薯叶等。养殖户之间要相互配合,防范田间电击捕鱼现象,影响养殖发展。

此外,为了防止田间养殖的鱼类爆发疾病,农民必须定期更换田间水源,杀灭老鼠,并驱赶经常到田里吃鱼苗的鸟类和鹳鸟。在雨季和暴风雨季节,养鱼的农民必须加高堤岸并张开渔网,以防止鱼离开田地。每个捕鱼季节结束后,农民必须排干水收获鱼,并将田地归还给农民,以便按时种植春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