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本村不为人知的故事
(Baonghean.vn) - 长盆不仅被许多人称为火之地,而且也是充满军民情谊的地方。
提起张本,人们只会想起50年前那场生死战的残酷。却很少有人知道,这片传奇的土地上,曾充满着军民情深,交通畅通,运输车队得以准时抵达战场……也很少有人理解,张本为何曾被视为火力坐标。
传奇之路上的军民关系
阮达禄先生今年已年过八旬,但头脑依然十分清醒。50年前,他曾担任美山乡九村村长,因此,他对村里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
谈起长本遭受猛烈攻击的那些年,卢先生说:1967年底左右,第317青年志愿连驻扎在美山公社9村,住在民房里。青年志愿连除了挖战壕、工事、填补弹坑外,还和民兵、群众一起参加生产。
![]() |
青年志愿者在长本镇填补炸弹坑。图片来源:文件 |
据卢先生介绍,当时的美山公社9村,只是依山而建的几十户人家。从317青年志愿连和工兵部队驻扎的9村,到长盆火力坐标,只有1.5公里左右。美山公社9村的人民,是长盆前线火力保障的坚实后方。
卢先生回忆道:当时美山公社九组有39户人家,其中33户是志愿军和战士们住在一起的。我家也住着三位志愿军:Thu女士、Hung女士和Duong女士。每天我们吃什么,女人们就吃什么,一天吃土豆和木薯,第二天吃什锦饭。
不仅是卢老家,当时美山公社9村的几十户人家,也是众多317连青年志愿者和工程兵的共同家园。在长盆火线执勤的日子,虽然艰苦,却始终充满着温暖的军民情谊。
![]() |
重逢恩人——照片捕捉了陈氏通班长与队友们重逢的瞬间。图片提供:友义 |
直到现在,陶文水夫妇和阮氏红女士仍然无法忘记50年前志愿青年们回到村里的面容。那些与志愿青年们一起吃饭、一起生活、一起挖沟、一起生产的日子……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每提起,她都感慨万千、回味无穷。
洪女士回忆道:“当时,我们家住在美泰合作社的一栋五居室公寓楼里。我和丈夫商量,把两间房给了TNXP叔叔阿姨们。当时,Hap叔叔、Thoa叔叔、Tran叔叔、Phuong叔叔和Duong阿姨就住在这栋房子里。”
每次清晨或轰炸刚结束,警报响起,青年志愿军、士兵和民兵就扛着锄头、铁锹、枪支弹药,穿过田野,前往长本前线,填补弹坑。入夜,为了躲避敌机侦察,青年志愿军便化身为运输车队穿越田野的活靶子。
也许,对当时美山公社9村的人民来说,青年志愿者和战士们就是家人,在抗美战争最艰苦、最惨烈的日子里,军民同甘共苦。
“我们把青年志愿者和战士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他们吃那么多面条,我们心疼他们,所以偶尔会给他们吃点木薯、土豆、油饭……”洪女士说。
如今,有的已逝,有的尚在人间,那些曾经在长盆前线与志愿青年和战士们并肩作战、共享木薯土豆的人们屈指可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年与志愿青年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战斗的33户农户,正是支撑长盆前线的33座坚定的抗美堡垒。
青年志愿军317连原队长阮心昆先生透露: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美山公社9村的人民是青年志愿军和战士们的坚强后盾。
为什么 Truong Bon 是火坐标?
![]() |
士兵和青年志愿者制定保卫张本的作战计划。图片:文件 |
在北伐战争升级之际,美帝国主义在30号公路(现15A国道)上疯狂投下数千吨炸弹弹药,包括长盆、翁桥、奇伦坡……等地。时任美山公社九组组长阮达禄曾问我们:为什么把长盆称为火力点?而我们,作为下一代,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 |
母亲阮氏庆(Nguyen Thi Khanh)99岁高龄,行动不便。每年7月27日,阮氏庆的母亲都会去祭拜女儿阮氏怀(Nguyen Thi Hoai)烈士的坟墓。阮氏怀16岁时在长本(Truong Bon)殉难。图片由阮氏庆提供 |
长盆遗址副经理邓公政解释道:长盆遗址是一座火点,因为它位于30号战略路线(现15A国道)上,地势险峻,独特。
另一方面,这里距离北方军需补给站——位于楚山乡的十二谷洞穴约10公里。美帝国主义进攻长盆,就是为了切断我们的补给线。或许正因如此,从1963年到1973年,在长盆周围地区,共有1240名士兵和青年志愿者在执行任务时牺牲。
在那场生死攸关的对抗中,美帝国主义与工程兵、青年志愿者以及一群来自9号村的农民发生了冲突,他们互相依靠,写下了“住在桥上和路上,勇敢而坚定地死去”的口号。
长盆火线工兵部队和青年志愿者的任务是为出征的车队开路扫雷。他们不分昼夜,从9号村后方扛着锄头、铁锹、枪支弹药,穿过美山田野,奔赴长盆前线。
![]() |
值此香火缭绕中重返长盆(美山-杜良),我感慨万千。这里曾有1420名干部、战士和青年志愿者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长盆“烈火坐标”永远与胜利之歌同在,与我军民在抗美救国事业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同在。图片:文件 |
1968年10月31日成为最悲惨的一天,第317青年志愿连敢死队的13名青年男女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永远地死去了。美山公社9村的人民失去了13个英勇无畏的儿子。
卢先生哽咽道:一大早,大家正准备下地干活,突然美国飞机飞了过来。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爆炸声过后,警钟响起,宣告许多青年志愿者牺牲的消息传来。街坊邻居都哭了,因为他们把青年志愿者当成了家人。
半个世纪过去了,枪林弹雨的痕迹和战争的损失都已消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长盆火堆旁的军民情谊将永存,并将作为民族自豪感的象征被铭记。